主页(http://www.zhonghuagame.com):不妨和网络游戏和谐相处 适时引导
东阳邵女士:儿子今年读初三,从上学期开始,就一直缠着要求买手机。儿子很喜欢玩游戏,我就怕买了手机,他会没日没夜地玩,我也不可能一天到晚盯着他,所以一直拖着没买。现在儿子正是青春期,脾气很大,就因为我不答应买手机,和我大吵大闹了好几次,平时也不怎么理我。我很困惑,到底要不要给他买手机?
市区方女士:我儿子现在读高中,平时住校,周末一回家就躲在房间里玩游戏,除了吃饭,基本不出房门,作业都要带回学校去做。学校规定不能带手机,他就偷偷带,还从网上买来一个一模一样的手机模型放在家里糊弄我们。我不让他带手机,他说大部分同学都玩游戏,平时大家交流40%话题和游戏有关,不玩游戏根本融不进去。我很迷茫,不知道该不该让儿子玩游戏?
对于孩子玩游戏,家长与其一味地堵,还不如有讲究地疏。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双方可以约定按照孩子的学习成绩,要求达到一定的学校排名,才能玩游戏,如果考不好,就要没收电脑、手机,减少玩游戏的时间。当然这种约定要让孩子自己主动提出,这样他才会认可约定。二是可以约定玩游戏的时间,如每周玩多长时间,晚上几点断网,在家长的监督下玩游戏。三是要求孩子不要花钱玩游戏,不要玩充值游戏。游戏的本意是释放压力,如果将本应用于生活、学习的费用用来玩游戏,则会得不偿失。青春期是荷尔蒙分泌最旺盛的时期,家长要多带孩子开展户外运动,让孩子做到生活自理,从而分散孩子的精力,转移对游戏的专注力。 本报记者 叶挺
同时,家长也要转变对游戏的刻板印象,玩游戏不代表着不思上进。对于大多数00后来说,玩游戏是他们的主要休闲娱乐方式,也是他们释放压力的一种方式。只要引导得当,适当玩游戏不是坏事。
家长要因人而异做好引导
游戏已成为00后主流生活的一部分
在程正茂看来,就像以前孩子玩老鹰抓小鸡这类线下游戏,现在青少年玩的则是线上游戏。这是任何人都无法避免的潮流,家长首先要面对这个现实,接受互联网游戏的存在。初中生、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家长很难管理,一味地强行阻止孩子玩游戏,只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导致事态严重化。
当青春期男生碰上游戏,会产生怎样的连锁反应?对于家长而言,焦躁肯定是无法避免的。该不该让孩子玩游戏,如何让孩子不沉迷于游戏,最近,本报6138热线就连续碰到两起类似的咨询。
程正茂不仅是6138志愿者、二级心理咨询师,也是浙江交通技师学校的一名班主任。对于这些年学生玩游戏的变化他有深刻的体会。“如果说80后、90后玩游戏是非主流,对于00后来说,玩游戏已然成为他们主流生活的一部分,而且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人都有一种人本主义,都会有一个自我发现、自我修正的过程。”程正茂认为,大多数孩子都是向好的,既想学习好,又想玩得好。如果玩游戏对他们的生活、学习造成非常明显的不良影响,他们自身也会进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