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zhonghuagame.com):质量下滑3A游戏无创新!单机游戏正在死去的8大理由
话说回来,开发商是如何把玩家骗到“预定”这个无底黑洞上呢?首先预定了游戏的玩家可以获得季票中半小时的蝙蝠女任务,部分角色皮肤和挑战试玩。当大家获悉游戏并没有包括蝙蝠车和大部分角色体验任务,显然预定季票是然玩家走上这条黑路的首选。
在这个情况下,粉丝们只有坚信开发商推出的这个季票是良心制作,并且以此为洗脑的理由自我安慰:这是唯一一个体验完整的阿甘世界的机会。这么一想是不是觉得自己也能心安理得的掏钱买补丁了呢?
所谓成于斯败于斯,开发商通过预定收获了更充足的资金,却越来越开始无视游戏本体的开发质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购买季票,预定的玩家忍受着种种bug给开发商一次免费测试,那些游戏中的bug和未开发完的内容一次又一次的出现在售价列表中,仿佛总提醒着玩家:快交钱吧你们这些傻蛋!
八、越来越模糊的平台标签
七、3A游戏无创新
现在的开发商总是期待你看完预告片之后就预定下所有的东西对不对?为了保证玩家能为这个游戏掏钱,开发商总是鼓励玩家能购买本代,甚至是开始购买下一代。
大部分玩家兴许也注意到了,从《驾驶俱乐部》到《刺客信条》,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开发商已经开始习惯预支信用,并且已经习惯将游戏的大部分内容作为额外补丁贩售。这种赤裸裸出售“不完整”的游戏的模式正在逐步取代传统发售模式。
那么好吧,就算是玩家为了心爱的系列掏钱了,这真的值得吗?《刺客信条:大革命》就给铁杆粉丝上了一课。当然大部分玩家也都没有料到育碧可以如此无良至此。虽然这样的例子无法盖棺定论整个游戏行业的良心,这样一个发生在独立游戏上的现象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主机游戏上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虽然不得不愿意承认,但是谁记得今年的3A游戏有什么最新的设计吗?别说线上游戏这种上世纪90年代的概念。
好了,以上就是本次盘点的全部内容,如果有什么建议,欢迎在下方给我们留言。
诚实的说《使命召唤12:黑色行动3》是一款好游戏,精美的画面,超现实感的设计,真实的战争场面,就算是季票也有着丰富的任务,总之,这是一款值得购买季票的游戏。
三、以上内容都只是演示效果
如果你爱这个游戏,还是关注下游戏的DLC的发布日期吧。
是什么让游戏在突破边界之后变得毫无发展空间?答案是理念。
很多媒体工作者为了某些原因在2014年努力的把《龙腾世纪》吹捧为今年最佳的游戏。其实小编认为创新这个殊荣应该交给《刺客信条:大革命》,这个游戏开创了鬼畜式玩法,尤其是让中外玩家欲罢不能,这种体验怎么能是只有探索和任务的《中土世界:暗影魔多》能比的呢?
但是开发商并不愿意预见这样的发展,因此在次世代主机迭代的时候,游戏断代出现了。例如Xbox上的游戏无法在Xbox One上继续使用,想在新主机上玩同一款游戏就必须重新购买新版本。这几乎成为所有家用机的潜规则。在这方面做的更恶心的任天堂甚至对发行地区和主机地区做出了限定。想要跨服玩游戏,那就购买新机器吧。
即便是在玩家群中有口皆碑的游戏巨头,在推出游戏的时候,恐怕也都是奔着赚钱的目的而来的,而随着整个单机游戏市场的逐渐下滑,游戏厂商们也不得不开始各种无节操的宣传起来,当你突然发现今年的游戏发布总是伴随着类似“游戏DLC首发”、“预定开启”或者“首发季票,错过再无”之类的广告,是不是觉得一阵蛋疼?秉着存在即是合理的观点,这些销售手段在2013年到2014年之间收到了惊人的成绩,因此在2015年,这样的销售手段已经取代了传统做法,成为各大开发商的首选。
玩家完全可以对那些穿墙bug一笑而过,但是在游戏过程中亮出开发商的建模骨骼或者建筑基质这种,已经完全意味着游戏“并没有开发完”的bug实在有失诚意,没错育碧,说的就是你。任谁想看到一个正常的NPC突然露出面部骨骼上下晃动的恐怖画面都不会多开心。
当亚马逊公布《使命召唤12:黑色行动3》数字豪华版在英国零售商店的售价为125刀的时候,购买了实体版的玩家估计想骂街了。
回忆下十年前的游戏,例如有着庞大叙事的《塞尔达传说:时之笛》,或者剧情复杂的《合金装备2》、《使命召唤:现代战争》,甚至是R星在《荒野大镖客:救赎》中的采取开启复仇模式的冒险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