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zhonghuagame.com):开启人类命运共同体新篇章
鉴往知来。全球化潮流不可逆转。中国坚持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谋划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是顺应历史的智者之选,而来自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更是全球化暗淡天际下最鲜亮的一抹颜色。
“一带一路”不仅顺应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构想,更是沿线各国人民的期盼。
原标题:开启人类命运共同体新篇章
在自由贸易区建设方面,我国已与东盟、新加坡、巴基斯坦等沿线国家和地区签署了自贸协定,与东盟的自贸区升级议定书于去年7月开始实施,与格鲁吉亚的自贸协定也即将签署。目前,正积极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与以色列、马尔代夫、斯里兰卡、海合会等的自贸区谈判。
这将是一场扩大国际合作共识的论坛,一场推进重点领域务实合作的论坛,一场规划长远合作愿景的论坛。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跨越千年,伴随着中华民族踏上复兴征程,这掩埋在漫卷黄沙下,潜伏在浪恬波静里的古丝路被再度唤醒,初露神采。
“对各国工商界而言,中国发展仍然是大家的机遇。中国的大门对世界始终是打开的,不会关上。”习近平说。
行大道、通天下、聚人心,谋共赢。当五月的暖风扬起,雁栖湖畔,这场开创性的历史盛会也已准备好为世界带去最鲜亮的春色。
明天,“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在北京召开。中国将与各国一道,赋予跨越千年的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
对丝路的期盼与肯定,折射沿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带一路”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以开放包容为特征,以互利共赢为追求,恰恰是对这一期盼的最好回答。
哈考古学家叶列沃夫:“丝绸之路对中哈两国有利无弊。”(人民网记者赵亚辉 摄)
“近4年来,我们在之前30多年不断改革的基础上,又推出了1200多项改革举措,为中国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习近平在今年年初的达沃斯论坛上说。
当前,“一带一路”建设已经初步完成规划和布局,正在向落地生根、深耕细作、持久发展的阶段迈进。项目的渐次落地开花,让沿线民众切实搭上了中国发展的快车。世界人民从未离“一带一路”如此之近,如此之真。
在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方面,我国企业先后在20个沿线国家建设了56个境外经贸合作区,目前累计投资超过185亿美元,为东道国创造了超过11亿美元的税收和18万个就业岗位。中国—白俄罗斯工业园已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一颗明珠,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泰中罗勇工业园、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等园区建设进展顺利。
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当前,世界经济嘈杂纷乱,地缘摩擦不断,反全球化逆流涌动,经济社会发展、百姓安居乐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2016年12月6日,中哈爱菊农产品加工园区一期工程建设完成并顺利投产。通过该项目建设,将实现粮油原料国外种植、国外初加工、国内精深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运作模式。(资料图)
聚众智、合众力,谋共赢。3年多来,“一带一路”的“朋友圈”不断扩大。
2013年9-10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 以“五通”为主要内容的“一带一路”倡议南北呼应、东西互济,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顺应时代潮流,横空出世。
与此同时,中国自身也在加快国内多项改革,加速经济结构转型,以自身健康可持续发展,为世界提供更强劲的增长动能,更广阔的市场机遇和更优质的贸易伙伴,更好地对接“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以实实在在的利益造福世界人民
“丝绸之路对中哈两国有利无弊。”哈萨克斯坦功勋级考古学家马迪亚尔?叶列沃夫说。站在古丝路重镇塔拉兹的一处考古挖掘现场,眼望10世纪的古城遗址,这位专注于研究哈萨克斯坦中世纪商路及城市的学者从历史中得出这样的总结:“我们被创造成邻居,所以只有相互友好、相互信任,才能共同发展。”
“中国的发展得益于国际社会,也愿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我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同沿线各国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实现共同繁荣。”在多个国际场合,习近平介绍中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寻找利益汇合点、政策理念共鸣点、互补合作契合点,为“一带一路”倡议寻求最大公约数,彰显大国智慧与气度。
2017年4月,记者再次走访一带一路沿线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