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西安高新区打造千亿级军民融合产业集群汇聚从“战

2017-05-23 12:42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jiujiu 淘宝内部优惠券网站koumen.net 我要赚钱网 site::39qq.cn 998 我爱广告任务网 吉他调音 给你们

 

  4月6日,天和防务发布《2017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预计2017年第一季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1200万至1500万,同比变动224.26%至255.32%。在此期间,该公司积极拓展业务,各领域业务发展状态良好,报告期内军品订单增加,营业收入与上年同期相比,获得了较大幅度增长。

  这已经不是这家民营高科技军工企业带给西安高新区的第一次惊喜。在此之前,它早已将西安市军民两用技术产业示范企业、中国十大创新成长之星等荣誉收入囊中。

  今年1月1日,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王永康来到天和防务调研。调研期间,王书记问规划、进展厅、看成果,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军工技术转化和新区建设等情况后,鼓励天和发扬“工匠精神”,推进技术进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并强调,军民融合是促进国防建设的西安责任,是推动创新改革的重要举措,是西安“追赶超越”的有效途径。要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军民融合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改革的思路、创新的办法,走出西安的特色发展之路。

  创造军民双向融合的西安特色

  在西安高新区,像天和防务这样走“民进军”的路子,并取得了长足发展的企业还有很多。西安铂力特激光成形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薛蕾依然还记得,在首届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活动上,铂力特是主会场唯一参展的工业级3D打印企业,李克强总理饶有兴致地参观了该公司的3D打印产品。

  在“民进军”势头凶猛的同时,高新区的“军转民”也转出了一片新天地。西安光机所就在自身不断推进科研模式改革,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理念的同时,积极孵化了130多家硬科技企业,其中4家已挂牌新三板,探索出了一条  “参股不控股,孵化企业但不办企业”的产业化模式。

  涓流汇海,如今,军民融合产业已成为西安高新区发展高新技术的基础性产业,也是支柱产业之一。区域内聚集了一批国防系统骨干单位,形成了涉及核、电子、兵器、航空、航天、船舶等门类较为齐全的军工板块。截至十二五末,高新区军民融合企业总产值超过800亿元,拥有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217个;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院士7名。拥有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基地48个,制定国际技术标准17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超过700项。涌现出具有代表型的“光机所经验”和“西京经验”等亮点。完全走出了一条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军民融合之路,形成了军民融合发展的“西安特色”。       

  优服务 筑平台

  硬实力还需良好软环境

  高新区走出的这条有“西安特色”的军民融合之路,不仅得益于企业家的努力,也与高新区在政府服务、平台建设等软环境打造上的付出息息相关。

  西安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李毅在调研高新区军民融合企业时表示,高新区的军民融合企业发展前景很大,科技优势很强,技术领先程度很高,高新区将一如既往的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不仅为企业主体做好服务,还要为企业的扩张、扩能发展做好预见性服务,要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以“金牌店小二”的要求,为企业创造更优的环境、更大的支持、更好的服务。

  为把握住机遇,西安高新区率先设立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促进办公室,建立联席会议机制,搭建军民融合发展的支撑平台,高标准、高质量统筹推进军民融合工作。注重顶层设计,以制度、机制创新促进军民融合,走在了陕西省乃至全国的前列。

  经过不断探索,目前,西安高新区已经形成以“一个基地承载、一个市场展现、一组平台支撑”的军民融合集成服务模式,按照专业不同、服务不同分布军民融合资源,以孵化体系、投融资体系、人才体系、诚信体系、数字化平台体系等一组平台为军民融合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保障,最终通过科技大市场展现,彻底打通产学研用之间的“绿色通道”。

  千亿梦想再起航

  为“向西开放”提供强劲动力

  如今,站在“三次创业”风口的高新区,如何找准契合点,让军民融合的实力更硬?3月20日高新区正式发布的“5882”发展路线图中,或许能找到答案:建立军民融合创新机制,探索军民融合创新模式,完善军民融合政策体系,构建军民融合发展新格局,建设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成为承担我国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维护的重要区域、军民通用技术成果的转化区域、军民融合对外开放的重要节点,形成区域性先进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和国防科技协同创新体系,打造千亿级军民融合产业集群。

  随着“5882”战略的深入实施,高新区将全面推进国家级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建设,建成100万平方米以上的军民融合产业基地,打造100个国家军民兼容技术平台,聚集军民融合企业超过700家,吸引一批国家军民融合重大项目,构建军民融合发展新格局。

  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李毅指出,高新区要围绕“三次创业”的目标,积极探索创新高新区发展方式,在支持统筹科技资源、创新创业、军民融合和新兴产业发展以及对外合作共赢等方面,大胆想、大胆试、大胆干,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经验。

  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杨仁华表示,高新区要全力推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实施“军民融合腾飞计划”,全年新增军民融合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检验检测中心5个,新增军民标准试点单位3家,新增军工资质认证企业10家,新增军转民、民进军企业20家,军民融合专业孵化器2个,建设国家军民兼容技术平台10个。军民融合产业实现产值1000亿元。

  军民融合发展是人才、技术、市场、制度等要素的整合。为确保这些任务的完成,高新区制定了《西安高新区千亿军民融合产业集群培育实施方案》,专门布置了建立市场导向的军民融合创新型体制机制、构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新机制、加快推动优势产业赶超发展、人才培养、环境创新等五大类15项重点工作。并从组织领导、政策体系、绿色通道等多项服务商予以支撑保障。

  另据了解,高新区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以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测试中心等各种技术创新平台为特色的军民融合科技园已经开工建设,并将设立规模100亿元的军民融合产业基金,以更好地推动军民融合产业在高新区更大发展,为全国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做出示范。记者 裴磊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2-201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