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中小学生砸钱追热门网游 未成年人网游行为如何监管

2017-06-28 12:43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天猫内部优惠券koumen.net fa78.cn 久久撸 我要 fa78.cn 租房 久久网 jingxinw.cn 滚动

中新网北京6月14日电(潘心怡)前不久,由于青少年沉迷手机网络游戏,往游戏里大额充值,西安的十余个家庭选择通过法律途径,向腾讯、4399等游戏公司追回款项,引发舆论关注。青少年沉迷网游现象凸显,这其中有哪些监管困境?如何给青少年设立网游“安全阀”?

家长吐槽

孩子为游戏砸钱砸精力

《王者荣耀》是时下热门手机游戏之一,在一些中小学校园中,这款游戏的知名度也颇高。

深圳市水库小学一位学生家长王女士告诉中新网记者:“孩子每天放学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玩《王者荣耀》,不让他玩就偷拿我们的手机玩,一玩就是一个多小时。”

王女士表示,孩子班上的同学大部分都喜欢玩这款网络游戏,“不少孩子给游戏充值好几百块甚至上千块钱,买皮肤、买英雄。” 

除了给游戏充值,网络游戏还催生了游戏代练、陪练、陪玩等业务,还有不少孩子会在一些直播平台上给游戏主播打赏。

关于青少年沉迷网游的现象,此前媒体曾有诸多报道,如“海南海口12岁小学生打赏游戏主播,花掉环卫工母亲4万元积蓄”、“广东中山小学生假期玩游戏,用妈妈手机买1.6万元道具”、“河南鹤壁11岁儿子为玩网游,刷母亲银行卡近3万元”……

今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表明,截至2016年12月,中国青少年网民也就是19岁以下的网民,已经达到1.7亿,约占全体网民的23.4%。

对于上述现象,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年研究所所长邓希泉对中新网记者解释到,风靡一时的网络游戏在设置上都非常吸引人,其内在逻辑能够激发人的满足感和成就感,而青少年的自我控制力能力较弱,很多时候无法分清虚拟和现实,容易沉迷游戏,并且为之消费。

监管困难

“同伴文化”影响大

为了方便通讯联系,如今大部分家长都给孩子配备了智能手机,不过,有了手机之后,孩子沉迷手机网游成了家长更大的忧虑。

陈老师是北京市朝阳区某重点小学的教师,据她观察,小学生玩手机网游是普遍现象,并且随着学生年级的增加愈发严重,大部分孩子玩手机网游的频繁程度取决于家长的监督力度。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2-201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