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zhonghuagame.com):开发区全面排查整治污染源,还市民碧水蓝天
中国网遂宁8月22日讯(王金蓉)遂宁经开区管委会围绕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全力改善区域环境。为渠河饮用水源新安装和修复隔离防护网10.7公里;拆迁禁养区300家养殖户;开展明月河、开善河、米家河、新桥河4条河流污染治理工程;鼓励支持11家企业实施燃煤锅炉改造……下狠功夫,还市民碧水蓝天。
排除污染隐患 保护渠河饮用水源
在高楼矗立和繁华热闹的街道之间,一条渠河蜿蜒穿过。河道两岸树木葱茏,两排高2.8米的绿色不锈钢网随之穿过遂宁城市;横跨在渠河两岸的每座桥上,还有两排3米高的透明不锈钢板隔离屏障。经开区将这条被称为“遂宁母亲河”的渠河隔离开来,以此保障渠河不被污染。
从渠河上游经开区北固乡北固村九莲寺桥到下游兰林自来水一厂取水口下游100米,共13.5公里,于2010年正式批准划定为遂宁市渠河水源地一级保护区,解决了市城区80万人饮水的问题。一直以来渠河两岸涉及到饮用水源标示标牌不齐、一级水源保护区20米内存在违法违规建筑、桥梁穿越一级水源保护区和一级水源区隔离网破损等问题。
按照《四川省饮用水源保护管理条例》第十三条规定——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应当设置隔离设施,实行封闭式管理。遂宁经开区管委会对辖区明月桥、九莲寺人行道、蜀秀西街人行吊索桥等7座桥梁安装了高3米共计2236平方米的不锈钢板隔离屏障,并对前期安装的不锈钢网进行了修复,新安装和修复隔离防护网共计10.7公里。一张张厚实的不锈钢铁网,减少了乱扔垃圾的恶劣行为。同时,遂宁经开区管委会分别对辖区4个取水口上游1公里,下游100米,河提两岸20米以内的公共厕所、体育游乐设施等构建筑物进行了关闭、拆除;张贴了饮用水源保护的宣传画、警示标志设置,共计260多块标识标牌,严防洗衣、游泳、钓鱼等行为发生。
经开区管委会在辖区横跨渠河的桥梁两边安装起不锈钢板隔离屏障,保护饮用水源
拆迁300家养殖户,禁养区内畜禽养殖一律“归零”
遂宁经开区辖区飞行学院内聚集26户养猪户,该区域距离渠河引用水源近,属于禁养区域。同时,该26户养猪户养殖规模都在50头以上,由于污水处理池小不够用,一遇暴雨洪水,养殖场内的粪便便溢流在周边的道路上,周围住户对此非常不满。
按照《畜牧养殖条例》《遂宁市畜牧划分养殖指导意见》,今年7月,遂宁市经开区相关职能部门找到飞行学院,组织该学院养猪协会协商对26户养猪户的拆迁事项,请求他们的理解以及收集他们的意见。同时,经开区工作人员积极联系齐全公司接受转运猪仔,帮养猪户解决市场问题。据了解,仅8月3日一天便转运了600多头猪仔。
目前,经开区已投入6000万元,关闭、搬迁畜禽养殖户300户,拆除养殖圈舍约11万平方米,转运家畜4万余头、禽兔14万余只。并对拆除后的养殖场地进行了消毒,后续,计划将腾出来的空地用于种植绿化等。
以“妙方”治污水,还辖区河道一湾碧水
近日,经开区住建局工作人员于开善河入涪江口处顶着高温驾驶多艘船只,在河上泼撒蓝藻分解霉、蓝藻蛋白分解精、长效增氧剂和投放矿化还原设备,治理蓝藻。
因上游养殖污染、生活污染水流入等原因导致下游水域富含氧化物,特别是今年夏天,持续高温导致蓝藻爆发,经开区对蓝藻立即进行治理。
据了解,该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环境生物技术,这类技术具有处理效果好、工程造价相对较低、不需要耗能或低耗能、运行成本低廉等优点,同时不向水体投放药剂,不会形成二次污染。
遂宁经开区计划年内完成投入2亿元,重点实施开善河、米家河、明月河、新桥河等4条河流污染治理工程,目前已完成投入8000万元。其中,开善河治理工程已完成台商工业园污水处理厂土建,上游西宁片区污水排放规划设计方案和台商工业园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管道设计方案已全面完成,河道黑臭底泥治理与片区雨污管网改造正加快推进;明月河治理已完成17个排污口的堵塞、截流,基本完成北坝片区雨污分流改造,正对兴和街、明月路等主要道路进行雨污管网改造,水质已由Ⅴ类(五类)改善为Ⅳ类(四类);米家河治理工程已完成龙凤派出所烂砍河等4个排口的截污、封堵整治,9处共12个点位排入雨水渠污水的溯源排查,对7家排放不达标的企业进行停产整改,并对2家企业立案调查。新桥河整治工程已完成截污管网建设,正进行新桥场镇管网改造设计。
淘汰落后产能,让空气更新鲜
今年以来,遂宁经开区管委会婉拒“三高一低”项目20余个,关停企业8家,鼓励支持11家企业实施燃煤锅炉改造,3家企业淘汰落后产能。8月4日,经开区组织召开了燃煤小锅炉淘汰暨煤改气工作推进会。会议明确,在具体的工作中,相关职能部门和企业严格对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版、2013年修正)、工信部《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第一、二、三、四批)》进行清理,淘汰、改造燃煤锅炉,不留遗患。
遂宁经开区开展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累计发放补贴300余万元;推进建筑工地扬尘防治,施工现场硬质封闭围挡率、建筑垃圾等集中堆放率、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封闭率均达100%;每年安排2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国省干道常态清扫保洁,道路扬尘得到有效治理。同时,大力实施“引绿入城、引绿入园”工程,投资4000万元建成220亩滨江北路湿地公园,投资4.3亿元建成2074亩西山城市森林公园,城市“绿肺”功能不断增强。目前,全区城市公共绿化面积达140万平方米,公共绿化率达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