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淮安开发区创新激发新动能 转型打造台资新高地

2017-08-26 08:31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柏木由纪的工口姿势 朝比奈沙奈 陈娇娇的香艳 西边的风脚模论坛 成功一试灵 吃喝闪3歌词 痴女学姐 充能绿柱石 冲天魔情炮 丑女修媚术 臭作免cd

连日来,在淮安,最热烈的,不是酷热的天气,而是那不断升腾的创新驱动、加速转型的浓郁氛围,以及在淮台企“版本”升级的滚滚热浪:敏安纯电动乘用车建设项目申请通过审批,获得第5张新能源牌照;淮安可宾自主研发出新型复合材料,并获得专利,公司年产高科技安全鞋头600万双,鞋头壁厚全球最薄、重量最轻、强度最好,成为欧美市场上复合材料产品第一品牌;膳魔师加快技改步伐,加速机器换人进程;更有新松机器人系列项目等一批高端智能装备产业重大项目落户淮安……

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淮安对外开放的主阵地,也是创新发展的主力军。近年来,淮安开发区坚持把“创新驱动”摆在突出位置,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在产业发展、创新活力、体制机制等方面增创新优势、形成新示范,走出一条以创新为引领的跨越发展之路。“十二五”期间科技创新在全省开发区综合排名从76名跃升至第18名。2016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3.81%,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769.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61.6%,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51家。

思路创新 打造优势产业集聚区

6月16日上午,敏安新能源汽车科研文化街区暨无人驾驶试验场项目正式启动。这标志着开发区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迈出集聚发展的又一坚实步伐。

据介绍,敏安汽车科研文化街区项目将集科研、文化、休闲于一体,项目启动后将进一步引导高端科研人才落户淮安;无人驾驶试验场项目将建成国家级无人驾驶测试示范基地,引领核心零部件、车联网、智能交通、IT通讯和新能源等产业,形成无人驾驭汽车产业集群。

早在敏实集团落户不久,开发区着眼科学长远产业规划,在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画出了新能源整车产业基地、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的蓝图,随后,实联长宜、上淮动力来了,卡威电动大巴项目来了,敏安汽车研究院迁入……回看淮安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发展历程,正是开发区以科学规划为先导、重大项目为引擎、产业链条为支撑,加速集聚优势产业的思路创新之路。

产业整体布局引领。全面实施产业集聚提速工程,坚持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促进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产业创新发展迈上新台阶,全力争创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以敏安电动汽车全面开工为契机,重点在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生命健康三大领域加快布局、聚力攻关,推动创新型产业集群式发展,设立4亿元产业发展基金,促进企业集群,吸引产业集聚。2016年,开发区新落户产业链及配套项目55个以上,工业开票、工业用电量、工业入库税收、固定资产购置进项税等指标总量保持全市第一。

主攻优势项目突破。创新落实国发5号文件精神,构建“引资、引智、引技”三位一体招商新格局,形成招商的比较优势。加快台资集聚核心区建设,主攻重特大龙头型项目,围绕敏安电动汽车、鹏鼎科技、实联化工等龙头企业,加强补链、延链、强链项目招引,推动一批重点在谈项目尽快落地,全年招引投资超10亿元项目4个。

配强招商队伍聚势。坚持党工委、管委会班子成员全面带头抓招商,将优秀人才、优势资源向招商一线调配和集聚,实施招商先锋行动计划,充分发挥111名招商先锋队员主力军作用。在招商先锋队员的努力下,总投资1.2亿元的淮安马克济远可视银行卡项目成功嫁接东日半导体项目;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杨旸博士前来考察,并就产业化具体细节进行洽谈;软件园招引各类科技企业90家,其中包括总投资1500万美元的顺新空调项目、总投资1500万美元的三可融资租赁等。

正是在这一思路下,敏实来了,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纷至沓来;富士康入驻,引来了达方电子等,淮安IT产业率先突破千亿元规模;全球浮法玻璃制造业巨头台玻安家,拉动了众多以盐资源为依托的医用盐、化妆品、生活洗化的精细化工企业落户;晟德生物制药落户,引来其旗下30多家高新尖企业在淮安“团圆”。

模式创新 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

近年来,淮安开发区台企科技创新可谓好戏连台。膳魔师、和兴汽车、威灵电机、卧龙电机、大通机电等一批企业开展机器换人技改,获得省级工业和信息产业转型专项资金760万元,全市资金争取总量第一;和兴汽车饰件智能生产车间获得省级优秀智能车间评定;杰杰工具入围CCTV《发现之旅·工匠精神》选定拍摄。

台资转型浪潮的背后,是政府的积极助推和强力引导。新常态下,开发区坚持以改革思维突破瓶颈制约,致力模式创新,靠创新路径加快转型提质,切实激发内生动力,通过科技创新加速企业、产业的转型、提质和升级,全力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

培强培新,突显企业主体作用。扎实推进创新型企业培育,出台大企业培育计划,通过兼并重组、技术改造、股改上市等手段,推动企业扩量提质,实现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实行“百名干部、百名博士、百名教授、百名民警”挂钩百企,加快形成以和兴汽车为代表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威灵电机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汉邦科技为代表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为骨干的创新型企业集群。在政策推动下,台资企业纷纷交出科技创新漂亮“成绩单”,敏实集团铝事业部淮安基地已取得了国内外专利12项,相关核心技术已达到世界同行业最高水平;实联长宜淮安科技有限公司磷酸铁锂电池项目拥有各项专利超过70项,淮安可宾复合材料产品行销欧洲、美洲、日本等海外市场,成为北美复合材料产品第一品牌,复合材料产品出货量全球领先。

引才引智,发挥人才主力作用。围绕开发区产业发展需求,整合区内高校院所、科技镇长团等优质资源,加快引进支撑特色主导产业发展的科技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鼓励支持企业引进高素质管理人才和紧缺高技能人才。连续三年拿出1000万元,兑现《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才奖励办法》,吸引凝聚高端人才。完善人才服务体系,将开发区打造成吸引人才的“强磁场”,2016年新招引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人,新入选省“双创”人才2人。

出资出策,强化平台支撑作用。进一步放大创新载体平台集聚效应,制定智慧谷发展规划,加快淮安市科技广场建设,推进创新创业园、大学科技园、淮阴工学院盐化新材料工程实验室建设。支持企业联合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建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产业创新中心等研发机构,促进更多产学研成果在开发区“开花结果”。在智慧谷,一期18.5万平方米已全面投入使用,累计落户研发服务机构19家,完成科技成果转化及科技服务项目26项。其中中科院大化所淮安新材料研究中心研发的10微米C18色谱填料填补了国内产品的空白。

随着科技创新步伐加快,台商在淮投资领域快步从制造业向现代农业、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等方向拓展,投资层次正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拓展。

机制创新 打造改革开放先行区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2-201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