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zhonghuagame.com):网络游戏究竟是“蜜糖”还是“毒药”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电脑网络高速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普遍推广,网络游戏和手机游戏已成为青少年业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游戏本身承载了特定的社会文化价值,但过分沉迷游戏则会导致生活学习身心健康皆受影响。政府部门对此也应该加大关注度,选择恰当合适的方式进行防范和监管。
早在前几年,因网络成瘾、沉迷游戏而猝死、偷盗或伤害他人的案例就频频发生。政府意识到网络游戏是一把双刃剑:玩家从中获得愉悦的同时,自控力不强的玩家也会不自觉地沉迷其中,特别是正处在成长阶段的青少年,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皆不成熟,很容易被虚拟的网络世界吸引而无法自拔。因此政府发布了《关于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实施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的通知》,但这种监管却仅限于电脑游戏和页面游戏。
近日,继曾经风靡网络游戏的《英雄联盟》之后,手游《王者荣耀》也因其操作简单、入门容易、便于不同年龄、职业、身份的人参与,以及炫酷的游戏风格和团队合作的游戏方式获得了大众的喜爱,成为一款全民性游戏。无论在公交车上还是学校教室里总有“低头族”在手机上玩着这款游戏。青少年因沉迷游戏而逃课影响学业,上班族也会因为熬夜玩游戏而降低工作效率,甚至还有因走在路上低头玩游戏而引发交通事故的案例。
针对这类问题,除了家庭成员需要给予关心陪伴,学校需要进行监督调整,政府也要采取相应措施认真对待。解决问题的方式如大禹治水般,关键在于疏导而不是堵塞。游戏是市场的一部分,能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不能禁止玩家玩游戏,也不能阻止商家生产运营游戏,但政府可以利用更加严厉的手段规范游戏运营商,真正实现对游戏商家的监督,从源头解决矛盾。只有在政府的大力监管和规范行为下,游戏商家才能做到放弃某些损人利己的短暂利益,而将眼光放得长远,为社会和玩家提供更好的服务,那么游戏的运营自然会变得更加合理化和健康化,社会的不良氛围也会因此改善许多。例如腾讯最近推出健康游戏防沉迷系统“三板斧”:限制未成年人每天登录时长、升级成长守护平台、强化实名认证体系。也正从侧面反映出了政府对游戏“防沉迷”的重视,是政府在规范手游方面实行有效措施的一个良好的起点。(江岸 崔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