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zhonghuagame.com):月流水最高3亿元的养成游戏能否逃脱短命困局?
“养完老公养儿子”———当大家在猜测《王者荣耀》、“吃鸡”之后,下一波“现象级”游戏时,《恋与制作人》(以下简称《恋》)和《旅行青蛙》(以下简称《青蛙》)两款养成类游戏不依赖导流堆量、没有各种“大撒币”营销就意外刷爆了朋友圈,《恋与制作人》甚至做到3亿的月流水,这个数值一般只有腾讯等大流量平台才能完成。
更重要的是,大厂商们已经蓄势待发。据西山居世游VP廖辉透露,今年西山居与腾讯合作的一款战略级别的换装游戏即将上线,而ACG动漫游戏版权服务平台创始人唐亮也透露,单单深圳目前已经有5-6款养成游戏正在申请版号,“其中包括一些真人视频的写实类玩法。”按照游戏工委2017年产业报告显示,“卡牌+休闲”两个品类游戏市场占比仅有14%,今年其是否能动摇RPG(角色扮演游戏)与竞技类游戏70%市场份额的江湖地位?
“包括《恋》开发商之前做的《奇迹暖暖》以及《青蛙》开发商之前做的《猫咪后院》,养成类游戏一时兴起并不少见,但它们通常也会冷却得很快,”记者采访中发现,大部分游戏业内人士对此并不看好,“这类游戏的大火应该是对国产游戏强交互、重竞技的一种情绪反弹。但竞技类游戏拥有全球最成熟的商业模式与产业链,养成类很长时间只是一种方向,远没达到主流。”
游戏市场拐点的“过渡期”产物
《旅行青蛙》用户只需要每天去割“三叶草”,换取青蛙出门旅游的物资,打好包裹,然后青蛙出去旅游。然后,青蛙会寄回来明信片以及旅游时的土特产,这么一款几乎0剧情0玩法的简单游戏在前天突然飙升到苹果App Store排行榜第一名。
截至目前,同样进入App Store下载榜前五十的游戏有:腾讯的《QQ飞车》、《王者荣耀》、网易的《荒野行动》与叠纸公司的《恋与制作人》。这四款游戏中,均具有明确的社交与竞技功能,需要玩家全身心的投入。四款游戏的升级系统各不相同,但都具备刺激人们反复游戏的机制。这种成瘾机制在《青蛙旅行》中却并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