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zhonghuagame.com):90后过得好不好,都在游戏里了
网络游戏正如当下社会抛起的一枚硬币,但我们需要的不是其一面光明一面黑暗式的存在,而是让它以更为良性的模式在公众生活与商业生态中旋转。
冰川思想库特约撰稿 | 李清末
不用谦虚,中国又取得了一个世界第一的成绩。
全球游戏市场情报公司Newzoo调查显示,2017年中国取得了275亿美元的游戏市场收入,成为全球最大游戏市场。其中遥遥领先的是手机游戏市场,2017年5月份App Annie公布的一份全球手游榜单也显示,全球手游收入榜前十名的游戏,中国游戏就占据了9款之多。
▲Newzoo公布的2017全球游戏市场占比
但是,在游戏经济高歌猛进的同时,则是中国媒体与公众长久以来对于游戏,尤其是网络游戏的复杂心态。
《安徽少年沉迷网游,26万存款“蒸发”》、《17岁少年沉迷网游,烧死弟弟后继续打游戏》、《16岁少年为了筹钱打网游 一月盗窃11家店铺》……这些网络文章,即使你没有点开认真看过任何一篇,但长久以来的信息印象,你对此类新闻传递出来的信息也一定不陌生:“游戏易上瘾,上瘾导致行为失控”这样的案例非常普遍。
从传播角度讲,借助恐惧心理,媒体有意识的议程设置让网络游戏成为社会不安定的重要因素,而且经由许多案例报道,让这种印象成为社会公众的一种普遍共识。这也使得网络游戏成为众矢之的,引发大量家长和社会人士的攻讦。
然而,对网络游戏的讨论,除了口诛笔伐以外,更应从公共政策入手,推动和提高网络游戏在资本市场、公众娱乐、社会服务等多方面的共识。
▲飞速壮大的网游人群与市场,更是中国当下某些社会现实的折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