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zhonghuagame.com):一口吃不成胖子:独立游戏是国产单机游戏复兴的起点?
2017年刚刚结束,对过去一年的回顾和对未来的展望,往往都集中在这个新年伊始的时刻,游戏行业也不例外。
过去的一年里,任天堂的新主机Nintendo Switch卖了超过一千万台——相当于世界上每七百个人手里就有一台任天堂的掌机;索尼的PS4累计销量达到了七千万台——这回每一百个人家里就有一台了,而PS4上的游戏则已经累计卖出了六亿多份。
国际市场的繁荣衬托出中国市场的萎靡。根据伽马数据发布的《2017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中国游戏2017年的实际销售额超过两千万,然而两千亿的背后国产单机游戏和家庭游戏机游戏(下文统称单机游戏),仅仅占据了0.8%的市场份额。在什么事情都喜欢谈一谈人均的中国,一年下来这点销售额人均一下就只有一块钱。
在巨大的反差之下,我们不禁要问:
在中国,单机游戏死了吗?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如果对比2016年游戏行业总产值1655.7亿元、单机游戏市场份额0.5%的数据的话,国产单机游戏的年销售额实现了超过100%的增长率。根据伽马数据的产业报告,增速迅猛的移动端游戏在最近的十年间,也只有2009、2013、2014这三个年份的销售额增长率超过了100%。
当我们惊叹移动端游戏增长速度之恐怖的同时也应当注意到,在移动游戏快速增长的带动下,中国游戏用户的增长速率已经在逐年放缓,趋近饱和了。
6亿,很可能就是中国游戏玩家数量的天花板。另一方面,整个游戏消费市场则还远没有到“萎缩”的那一天,游戏还会越来越多,产值还会持续增长。这就意味着,有限的用户将会面临越来越多的游戏可供选择,意味着游戏的内容将会成为未来中国游戏市场决胜的关键——新生的用户可能不太挑食,但新用户的“出生率”已经持续走低了;接触了游戏许久的玩家,必然希望自己玩到的下一款游戏比上一款更好玩、内容更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