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zhonghuagame.com):八部委部署整治网络产品,腾讯何时屏蔽游戏链接?(2)
在网络上,道德约束是较为微弱的,过多过滥的网络游戏会不断麻木玩家的神经,令他们对情色、血腥、暴力之类的不良行为习以为常。长此以往,网络不良行为就有转化成现实不良行为的危险。以前暴力、情色等有害文化的传播渠道主要是书刊和影视节目,现如今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和网络游戏渐成贩卖有害文化的主渠道,腐蚀、毒害着广大青少年的心灵,令人深感痛心和忧虑。
即便有的网络游戏表面上看并无明显的暴力和色情表现,其危害也不容小觑。为了招徕玩家、增强黏性,游戏设计者往往会加入一些具有“成瘾性”特征的元素。不少成年人对此尚且难以抵制诱惑,遑论未成年的孩子。据人民日报曝光,深圳11岁的小辉刚上小学5年级,就迷恋上一款叫王者荣耀的游戏。他趁父母不在家,偷了父亲的银行卡关联到QQ上,此后开始疯狂购买角色和皮肤。短短3个月内,花掉了3万多元。据悉,根据相关佐证是未成年人操作,腾讯将退回相关金额。这是媒体曝光了的,没曝光的还有多少?到网上看一看众多家长对游戏误人子弟的“血泪控诉”,无不触目惊心。
无利不早起,游戏运营方绞尽脑汁所要达到的终极目标,无非是利润最大化,尽可能多地从玩家兜里掏钱,进而攫取暴利。有的游戏中充斥着大量刺激玩家消费的设计,最常见的就是将玩家以花钱多少分为三六九等,诱惑玩家为了虚荣不断充钱消费。11岁小学生短短3个月就在游戏中花掉了3万多元,说是烧钱也不为过。而相对于“大玩家”,3万元其实不过是毛毛雨罢了。游戏运营方赚了个盆满钵满,可谁知道有多少玩家特别是未成年人沉迷其中,不仅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严重的身心还遭受摧残,留下很难愈合的后遗症。
据悉,游戏收入是腾讯最主要的盈利来源之一,单单一个王者荣耀2017年的收入就高达百亿量级,是多么的惊人!但也有人冷静的提出疑问,这几百亿的背后,有多少玩家在支撑?其中有多少是未成年人?针对质疑,马化腾提出,还是应该看到游戏的一些正面性,鼓励父母和孩子之间更多互动,比如父母和孩子之间订立一个“数字契约”,学习成绩达到一定程度或做一定量的家务可以换取一些游戏时间。此言一出,又引发了新一轮的质疑。一个做游戏的,当然要千方百计寻找游戏的“正面性”,只不过所谓的“正面性”有多大可信度和可行性,就无法深究了。
在监管部门尚无明确指令的情况下,微信就以整治为名单方面推出了针对短视频的“最严禁令”。现在,八部委正式部署整治网络产品,腾讯何时主动在微信和qq里屏蔽游戏链接呢?做到了这一点,才能充分证明腾讯的大公无私,真正树立起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大企业的良好形象。可千万不要为了钱和利益装聋作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