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zhonghuagame.com):年报概览:游戏公司的现金流,游族网络
刚看完一场球,巴西队在伤停补时阶段连进两球,赢了哥斯达黎加。
这届世界杯给我一个很深的体会,就是球队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了,尤其是身体素质都比较高,并且技战术素质都提高了,防守非常缜密。
真正的强队,则会在电闪雷鸣的一刹那,绝杀致命。
游荡了90分钟的11号库蒂尼奥,突然窜了出来,1:0。
上一个这么流弊的巴西11号,叫罗马里奥。
作为1994年意大利队的死敌,我对巴西队,看完这场球黑转路了。
尤其是看到内马尔那么绅士那么可爱,对他路转粉了。
足球是世界第一大运动,世界杯则是世界收视率最高的体育赛事,甚至远超奥运会。
哪来的魔力?
因为,足球比赛,英文叫game,也就是游戏。
人类从东非大草原上开始,游戏就是学习生存技能的一种关键方式。直到现在,草原上的顶级猎食者们都会通过游戏,教会下一代必备的技能。
如今的人类则有了更多的玩法,各种体育运动,各种电子竞技。并且把这些五花八门的游戏变成了消遣。
电子游戏,更是人类的幼崽最喜欢的项目。甚至成年人也沉迷于此。
一些靠制作、销售游戏的公司,营收可观,甚至做成了上市公司,比如游族网络。
在说游族网络之前,先说一下游戏公司的通病:刷榜。
经常上网的朋友必定被这类页游广告辣过眼睛,大家好,我系渣渣辉。
我为了了解这些游戏的盈利模式,还真的登陆进去试了试,发现简直就是幽灵服务器,根本没有什么人,有的游戏就是单人版。
不排除有一掷千金的金主往里扔钱,但是这种游戏的真实盈利能力,很值得怀疑。
那么这类游戏怎么赚钱呢?
其实它根本不是给用户开的,而是给投资者看的。
这类游戏公司的定位并不是盈利,而是做的足够大,然后被收购。
如何做大游戏?就不说蓝月了,我们换个例子。
国内的游戏主要分三大类:页游、端游、手游。现在越来越火的是手游,毕竟手机的普及率非常高了,随时随地可以王者农药一把。
而手游在各大下载平台都会有排名,比如iOS的app排行榜。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排行榜是刷给投资者看的。游戏厂家有的是办法通过各种方式提升排名,有专业的刷榜公司来运作。他们通过脚本操作几万几十万台拥有真实手机号、身份证信息的手机进行点赞、评价等操作。
投资者也心知肚明,但大家互不说破,一起把皮球吹大了,再卖给下家。
至于收费游戏,也可以通过关联公司向刷榜公司支付手续费,进行游戏的“购买”,产生真实的交易记录,做给投资者看。
除了刷榜公司外,游戏还有一种不要脸的玩法,那就是把原厂服替换成渠道服。
什么是原厂服?就是一款游戏在官方下载的版本,直接连原游戏公司的服务器,所有支付的款项都会给游戏公司。
什么又是渠道服?就是一款游戏在分发渠道下载的版本,这种版本在渠道商那里过了一手,支付的款项会有一部分分成到渠道商。
某大牌杀毒类上市公司,由于通过“免费”策略占领了绝大部分PC市场,竟然通过监控下载链接的方式,把原厂服的客户端换成渠道服客户端,从中受益。所以这家不做游戏的公司,报表上的游戏收入暴增。
说完了游戏公司的几种歪门邪道,我们看看今天的主角:内马尔。
不对,是游族网络。
打开游族网络的官网,可以看到公司密密麻麻的新游戏。
其中天使纪元是一款受欢迎程度非常高的游戏。
但是其他游戏,知名度就小了许多。
据统计,游戏公司全部游戏中,赚钱的只有不到10%。
2017年,游族实现营业总收入3,235,675,454.52元,比上年增加27.89%;其中移动游戏增长迅猛,营收达到2,301,064,750.41元,同比去年增长79.55%。
从营收构成来看,公司的主要经营方向,已经转向了手游。
公司2014年借壳梅花伞业上市,因此之前的报表数据没有多大意义。
2014年以来,公司的伞状爆发,而净利润增幅有限。
而公司的毛利率和净利率不算低,却不断下滑并有所起伏。
而资产负债率一直保持着非常优秀的比例。2017年不到40%。
让我们看看资产负债表的相关项目:
1、货币资金。19亿,不差钱,真的不差钱。但是这里我是有疑虑的,根据我的经验,不差钱的上市公司通常会选择一种稳妥的方式进行现金的保管:买理财。所以公司这19亿的现金反而引起了我的好奇。
2、应收账款。4.7亿,较上年大幅下降,公司的营收是实在的。
3、预付账款。3.6亿,较上年涨了一倍还多,具体内容是预付广告款。前五名预付账款汇总金额为2.46亿元,占预付账款年末余额合计数的比例为68.25%。可见公司推广游戏的成本高昂。
4、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8.15亿。主要是公司财务性投资的企业,持股比例大多在10%左右,合计有33家,甚至有三家参股比例超过40%。
PS,我一直在想,刷榜公司的钱是如何支付的,上市公司每一分钱都受到监管。但看到这些“没有实际控制权”的联营公司,又去看了看利润表中的投资收益,30多家联营公司的投资收益高达-3230万,嗯,大概知道了玩法。
5、商誉。9.8亿。商誉是因为高额溢价收购了两家公司:广州掌淘网络科技有限公司、Bigpoint HoldCoGmbH。很会玩,很好玩。
6、短期借款。12.7亿。19亿现金的情况下,还要借12.7亿。这个逻辑有点看不懂。
看完资产负债表,我大致了解该怎么玩了。
所以游戏公司的现金流量表,可参考的价值就不是特别大。
虽然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均为正数,而且金额还不小,甚至远远超出净利润。
但是,这个金额是不可信的。因为游戏公司可以通过联营公司,把投资性现金流“转换”为经营性现金流。
二者相抵,就会发现没什么东西了。
再看看财务费用,由于不断的筹资,导致公司资金成本高企,财务费用直线上升。
再结合现金流量表,不难发现,公司筹资的方式五花八门。一家经营性现金流量高达7.4亿的公司,竟然需要不断的借款、发债来融资?
这个逻辑有问题吧?
嗯,聪明的读者,你看出哪里的问题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