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zhonghuagame.com):他们的未来谁之过,都是游戏惹得祸?
我曾经尝试过在凌晨1点,打开自己手机上的“王者荣耀”客户端,只需要一秒钟时间就完成了10个人的组队。或许临近学期末放假,游戏开场之前,
光怼 “王者荣耀”等网络游戏有用吗?
孩子不爱阅读怎么办?
这种能力的缺失,父母难咎其责。一般而言,我们的孩子都是在体制内学校上学的,每天早上8点到校,回家已经下午17点。为了保证睡眠,一般晚上21点总要上床睡觉了。也就是说,每天孩子们可能自由安排的时间,无非就4个小时,这4个小时,还要吃晚饭,写作业,要是再有一节网络课,那么,我们的孩子会有自己的时间吗?当他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被安排好的时候,如果某个时候突然有了空闲,你让孩子怎么办?他肯定很珍惜这个时间,但是也想不出来能干嘛,自己也没有什么兴趣爱好,正好手机又是非常容易进入的,因此就会习惯性地打开手机玩,渐渐形成一种打消空闲厌倦的习惯。拆解的方法,就是要正向引导孩子不同的兴趣,赋予他自己分配时间的权利。只有他知道空闲的时候有别的事情干,培养他支配时间的能力,才是摆脱手机游戏上瘾的正确姿势。
“王者荣耀“究竟有多火爆?
所以,手机游戏永远只是一面放大镜,而不是问题的源头。奇葩的官样媒体从来不追问自己的问题,总喜欢找一个替罪羊。奇葩的中国家长也从不自我反思,好像找到了替死鬼,家长自己就不用担负责任了。但实际其实是亲子陪伴少了,亲子共读少了,户外活动少了,诸如此类,总之,就是有效陪伴太少。你人虽跟孩子在一起,但是孩子的世界,并没有被你看见,更没有进入,孩子在你这里得不到呼应,但在游戏里,他能得到呼应。
父母才是孩子沉迷游戏的“解药”
学的太多玩的太少,是孩子对“时间”控制能力的丧失
“00后、10后孩子的童年有他们自己的模式,而家长们所熟悉的童年模式早已一去不复返。”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徐默凡认为,虚拟游戏是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一味地隔绝,既不必要也不现实。哪怕是成年人,每天通过微信、邮件等虚拟通道与人交流和沟通的时间也远远超越了现实生活。这种情况下,家长首先要认清这种变化,才能从正确引导孩子与人交流、形成完整的个性和人格。
“王者荣耀”为什么让这么多中小学生着迷?
用高压的方式完全禁止孩子玩游戏,很可能只能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最后就是找各种机会偷偷地打,而且是一找到机会就打,防不胜防。就跟完全禁止孩子吃糖是一样的,一旦孩子有个机会吃糖,他会尽一切可能多吃,一次吃到够!我给了你选择的自由,所以如果你某天就是特别想吃甜的,多吃几颗也无妨,但你要承担的后果就是后面有几天吃不到,你要学会为自己做的决定承担后果,要学会延迟满足。玩游戏、看动画片等等娱乐的项目都是同样的道理:给你一周4.5小时的游戏时间,你可以选择周中每天玩半小时,周末每天玩一小时,也可以攒着到周末一次玩个痛快;但如果你提前把额度用完了,对不起,就算是周末也不能再玩了。
如何避免孩子沉迷于电子游戏?
从“小学生手游”到“全民手游”,“王者荣耀”无疑是当下最火的手机游戏,没有之一。然而火爆的背后却是一片凄凉,我们震惊地看到,许多中小学生严重痴迷游戏,甚至到了不思学习、不愿与父母交流的程度。
社交和人格教育应多在真实生活中完成
团队中有人就会冷不丁地冒出一句:“团队里有小学生吗?”
……
原标题:他们的未来谁之过,都是游戏惹得祸?
中小学生对“王者荣耀“青睐有加,不单单是因为游戏的体验感受较好。也有许多学生表示,对于这款游戏的依赖,源于学生之间社交的需求。一名学生如此解释:“我不是一个热衷于王者荣耀的学生。我想说的是,在学校这个大熔炉里,所有的人都在玩这个游戏,如果你不玩,你就会显得与其他人格格不入,别人聊的内容你听不懂,就会有一种被孤立的感觉。” 当越来越多的学生置身其中,打游戏就变成了一种社交需求。这让家长们苦恼,也让教育专家开始反思:孩子的社交教育应该从哪开始和继续?
你是否愿意静静地聆听孩子?
一名选择了后羿英雄的玩家回应道:“我是。”
给孩子一点自主权,从小培养孩子支配时间和资源的能力,从长远来说,比扯着嗓子怼“王者荣耀“有意义得多。
本周《父母的觉醒》在爱音斯坦FM同步上线,爱音斯坦FM全面开启首推活动——今天(周三)购买9.9元,周四19.9元,周五恢复原价29.9元。
你的孩子是否有感觉很孤独又没有人懂他的时候?
“社交”成为了眼下教育过程中时常被强化的概念,在专家看来,所谓“社交教育”,大多指公共性的交往教育,为学生们提供一定空间和平台,帮助他们形成相互交流的群体。如果孩子无法在真实社会中获得积极体验,那么他就很有可能蜗居在虚拟社会中出不来。这不是社会问题,而是教育问题,更多的是家长应该反思教育的方式和方法。
用什么培养孩子驾驭未来?
作为父母我们会看到孩子有很多的问题,例如孩子沉迷游戏、与父母对着干、不懂得如何支配自己的时间……这个时候就需要反思,这些问题,可能不是孩子的问题,根源也许在于父母。而一旦父母开始觉醒,开始改变,庶几就能带来孩子的改变。对这一代的孩子来说,不是学得太少,而是玩的太少。每天被大人支使得团团转,为了一个所谓的美好将来,而丢失了当下。爸爸妈妈们光顾着给孩子买课补习、禁止孩子打游戏、支配孩子的时间,反而忽略了自我成长。父母也需要为自己去买课,学习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引导孩子。只有父母的观念改变了,随之而来亲子关系的改善,才会是显而易见的。
游戏就一定不利于学习?
蔡朝阳老师应邀在《中国经营报》触角栏目开设音频课程《父母的觉醒》,以20年的教学经验、12年的亲身育儿经历为您带来育儿解答:
六一儿童节将至,这可能是孩子们最翘首以盼可以去自由玩耍的日子。但是目测,仍然会有很多孩子会选择宅在家里玩电子游戏。
如何培养孩子自己支配时间的能力?
如何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
你关注过孩子在现实生活中的社交需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