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杭城幼儿园频现“空椅子”,小主人们都跑去干嘛了?

2018-11-30 11:46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心有余悸造句 心照不宣造句 信马由缰 信马由缰的意思 星驰电掣 形容山的成语 兄弟阋于墙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对幼升小帮助有多大?校长:收获有,但对成绩影响不大

  但是报名当天的火爆场面,她至今印象深刻。“学校没有公布具体报名人数,不过有消息灵通的家长打探到,录取比例起码是1:10。”所以,尽管莹莹一直在同龄孩子中表现得相当出挑,按陈老师的话说,无论学习习惯,还是表演、绘画等特长都相当出色,但莹妈仍没有十足的把握,女儿能被顺利录取,也没好意思告诉陈老师。

  可儿就属于这种“被迫”读学前班的情况。她当初在上海读国际幼儿园,读完大班跟爸妈回到杭州,因为年龄不到无法直升小学,所以只能选择去学前班或者是复读一年大班。可妈那时初到杭州,听说朋友小孩在这个学前班待过一年,感觉挺不错,也就懒得再做功课,直接把女儿送去了。

  在他看来,家长们送娃进学前班,无非是三个原因:其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其二,为了进民办学校;其三,跟风心理。

  杭州桃源幼儿园园长陈韫也持类似观点:有些幼儿园大班家长专门送娃去外面上幼小衔接课程,主要原因是周围的人都在读,担心自己娃到小学会跟不上。因为大家都觉得幼儿园不进行技能的训练,以游戏为主,虽然孩子很喜欢,但是家长们认为这与今后的小学生活还是有点不同。在他们看来,孩子一到小学就面临学习压力,所以早点学一点,会保持领先或者不落后。

  为啥越来越多的孩子提前离开幼儿园,跑去上学前班?学前班真的对幼升小帮助很大吗?我们先来看看两个故事,一位是正在上学前班的莹莹,一位是已经读小学二年级的过来人可儿。

  出乎莹妈意料,这里没有语文课,也不专门教数学,但是提倡阅读,有绘本阅读课,包括英语绘本。据她说,和普通幼儿园比,这里的课程有两点不同。一是多了体育课,课外活动时间比较长,每天的运动量很大;二是有选修课,小朋友可以从中挑选自己喜欢的去上,不同的课安排在不同的教室,有点像大学里的那个走班制。所以莹莹觉得挺新鲜,除了同班同学,还能认识隔壁班的小朋友。而莹妈最满意的是,给女儿上课的不仅是班里的两个老师,还有整个幼儿园的老师。

  资深幼儿园园长,浙江省特级教师杨蓉回答得最干脆:“没必要。”持此观点的园长和校长不在少数。

  记者采访了杭州各城区幼儿园的老师后发现,空椅子现象已司空见惯。

  “学前班”价格不菲 民办学校也纷纷开班

  读了三个月学前班,女儿在学习方面的竞争力有没有得到提升,莹妈暂时没看出来。唯一能确定的是,身体素质和抵抗力方面比以前好了,和人的交往的能力也加强了。

  前两种情况明显多于第三种。近几年,杭城学前班越来越热,这是主要原因之一。说白了,就是家长希望孩子赢在起跑线,在幼升小阶段抢跑。同时,杭城民办中小学的热度居高不下,个别学校最高录取比例达到1∶20,让爸妈们觉得,不拼不行啊。但是这么早拼,有用吗?

  第二种,是打算报读民办小学,要早点做准备。这个就是前文莹莹父母的出发点,只不过他们考虑得更远,为了今后报读民办初中。

  浙江在线11月30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沈蒙和)年底将近,班里又开始准备明年元旦活动的节目,陈芸(化名)老师却发现小朋友不够用,她的目光落在不远处一张小椅子上,空荡荡的,之前的小主人是莹莹(化名),那个每回幼儿园演出都当主角的小明星。

  有同样想法的不止莹妈一人——给莹莹报名学前班前,全家召开过家庭会议,结果全票通过,意见相当统一:一年后能进民办小学最好,万一不成,读公办小学继续努力。

  昨天,记者联系上了莹莹的妈妈。

  比这些全日制学前班更受欢迎的,是一些培训机构推出的幼小衔接课程,按家长话说,就是“业余制学前班”。这种学前班的授课时间一般是在双休日,或者周一到周五晚上。

  和报名普通幼儿园不同,报名这个学前班,除了家长要填写报名表,莹莹也要独自面对重重考验,包括回答问题和做一系列任务。“像看图说话等等,还有一些考察小朋友逻辑思维的问题和任务。”因为都是莹莹转述,而且时隔大半年,莹妈只能说个大概。

  长江实验小学校长丁杭缨与她的想法不谋而合,“每件事都不是绝对的。对于有一些比较弱的孩子,包括学习习惯、自律性等偏弱,平时动作就比较慢,跟不上节奏的,去幼小衔接过渡未尝不可。还得看幼小衔接班教什么,教拼音、数学肯定没必要,但教生活和学习习惯、自理能力等等,未必不好。”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2-201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