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zhonghuagame.com):网络游戏面临史上最严管控,行业业绩新增点落在何处?(2)
此外,继此前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在全国推开“证照分离”改革的通知》之后,10月11日再度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有多处提及国内游戏业的消费机制政策文字。而政策层面之外,行业竞争更显激烈。未来只有两种游戏公司能活下来,一种是产品为王,一种是流量为王。
是转型还是等待?
关于如何度过“寒冬”的话题不断在游戏圈发酵,甚至延伸至整个互联网行业。
究其原因,网游是互联网领域的重要盈利模式之一。游戏行业即将迎来新的洗牌,想要活下去总要想办法,谋求出海、尝试转型、继续等待……成为目前没有版号的游戏公司的常态。
出海。由于在海外发布产品并不受版号的限制,出海成为游戏厂商的出路之一。据APP数据平台App Annie发布的《2018年上半年中国移动游戏出海报告》显示,相较2017年同期,中国移动游戏发行的海外IOS及Google Play综合收入今年上半年增幅超过40%。
另据伽马数据联合APPLoving发布的《2018-2019年休闲游戏市场机会研究报告》显示,海外市场游戏类APP广告变现增长巨大,已占据休闲游戏近半收入份额,而超休闲游戏广告变现预计有数十亿增长空间。
转型。据腾讯官方数据显示,微信小游戏在3月份尚且只有500个,到了7月份就超过2000款。休闲小游戏已经成为小型创业团队的研发重心。资深游戏公司研发人员也指出,游戏公司控制成本的方式除了常规的裁员、接收外包缓解资金压力,还会选择更加稳健的小游戏进行快速迭代开发。
此外,在多重因素下,游戏市场资源将更集中于大型企业,产品头部效应愈发明显。
转机在哪?
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加上人口、IP、流量红利日趋枯竭,找到新增点对于我国游戏企业来说迫在眉睫。监管趋严对于网游行业来说,最糟糕的时代或许也是最好的时代。
游戏版号叫停、网游总量调控只是“游戏寒冬”的诱因,但也能倒逼游戏厂商重回精品游戏正轨。正如业内人士指出,“不像芯片,全世界只有少数公司能做,而游戏产品不具备不可替代性,用户在乎的是游戏本身的娱乐性和社交性,而不在乎制作方。”
因此,游戏企业需强化自主研发能力,注重产品创新和侧重细分领域发展,从而培养用户付费习惯并提升ARPU值,将发展模式从规模效益转向质量效益。未来,电子竞技、策略类产品、IP产品、女性、二次元等细分市场更具增长潜力。
也需强调,网游并非天生洪水猛兽,其危害在于“沉迷”。强化监管,趋利避害是监管部门职责所在。
融合网|DWRH.net关于本文的声明:
文章来源及作者信息:本文作者为《通信信息》报社记者张颖洁。
自2018年4月开始,《通信信息》报社与融合网|DWRH.net正式签署相关合作协议,其中包括上述两大平台原创内容的互相转载、共同撰写等相关事宜。
在合作期间,融合网|DWRH.net已获《通信信息》报社文章转载的合法权益,敬请周知。在贵机构尚未从相应版权方处获得正式授权前,请勿转载。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融合网立场。如对本文有异议,请及时与融合网值班编辑(具体联系方式请见融合网首页底部的“联系我们”)联系与沟通。
(责任编辑: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