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zhonghuagame.com):杭州一学校上课时 给学生戴上“紧箍咒”监控注意力?
网友“胖达桑”:这个设备《天天向上》好像播过,就是训练注意力的呗。集中注意力就可以控制东西。
有网友站出来澄清:这个不是杭州江南实验学校吧,那个玻璃窗就不一样啊。
至于头环的技术原理,该负责人表示,这其实是脑电技术落地应用的一种,专业说法叫“脑神经反馈训练”。就是利用大脑所发出的电波,分析大脑的专注力状况,在训练者与脑波状况之间建立实时反馈,并通过相应的训练,不断强化专注力集中的状态,从而让专注力取得提升,“就好像游泳和骑车,最终不是身体学会,而是大脑掌握了相应的技巧,并且随着不断使用越来越熟练”。
记者胡鸿首席记者梁应杰
在美国,BrainCo在宣传的时候将自己定位为给大脑用的fitbit,后者是全球最早一批智能手环的研发生产厂家。
网友“哈利波特”:感觉有的小孩表情都快哭了……
这样的产品
看到“江南实验学校”,很多网友猜测,这是不是杭州的一所学校?杭州网友炸开了锅。
最新评论
××头环,江南实验学校,打卡第11天,同学的专注力都有了很好的进步。韩×同学、赵××同学、韩××的课堂专注力非常棒。刘××同学……神经反馈训练做得很到位,坚持就是胜利!同学们继续加油吧!
技术更新迭代
杭州某高中校长比较喜欢接受新鲜事物,对这一款产品,他是这么看的:首先要看它是否符合伦理,这项技术,是否真的应用于学生。其次,是否真的科学。比如采集了什么数据,这些数据是否对学习有用。哪怕是脑电波数据有用,但必须有科学伦理的解释,才能接受。
人类对于大脑的研究已经持续了两个多世纪,距离发现脑电波的存在也有将近100年时间。而直到最近这些年,以脑电波为主的脑机连接技术才开始进入应用阶段。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网友“木春”:公司以后会不会也跟进,每个员工头上戴上这东西,想要走神一点都不行……
昨天,我们也联系上了BrainCo的相关负责人。对方首先对网友们的反应表示理解:“因为是戴在脑袋上,又给孩子使用,确实会引发非常高的关注,但许多人把这个头环想得太夸张了。”据他介绍,“赋思”的名
学校一位相关负责人推测,应该是跟江南实验学校同名的一所学校。
字其实来源于英文focus,有集中注意力的意思。这副头环的核心作用就是通过监测脑电波,看看佩戴者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再通过一些简单的小游戏来做一些提升注意力的训练。
今年2月,国家教育部通报,要求全体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和教师要切实履行守护“校园净土”责任,坚决杜绝各类商业广告、商业活动进入校园,指出特别要防范外部人员借各类活动制作、夹带、发放带有商业广告的物品。
这一类的头环,他担心学生上课会分心,因为伦理等因素,引发家长恐慌。如果真的是教育部门统一推广和引进的产品,学校也会与家长签订三方协议,否则就涉及法律问题。
记者身边一位家长,孩子在杭州江南实验学校就读,听说这个消息,头皮都发麻了!难道真的是杭州这所学校吗?她四处打听了一番,发现身边没有家长听说过这款产品,更没有孩子接触过这款产品。
另外,脑科学和类脑研究已经在2016年进入了国家“十三五”规划。这一为期15年的计划分为两个方向:以“探索大脑秘密和攻克大脑疾病”为导向的脑科学研究和以“建立和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为导向的类脑研究,目标是在未来15年内,在脑科学、脑疾病早期诊断与干预、类脑智能器件三个前沿领域取得国际领先的成果。
我们又联系上了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负责指导浙江中小学教育设备采购的相关负责人说,学校的采购大致有两种,一种是专项经费的采购,另一种是学校自行采购。“专项经费需要经过严格的评审流程,一般以采购大型教育设备为主。”
我们在杭州主城区学校问了一圈,目前,杭州没有学校引进这款产品。BrainCo相关负责人说,他们目前没有和杭州的学校合作,在国内与10所左右的中小学有合作,但都是非商业性质的,主要是作试点。
我请教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温良。温医生说,国外在这方面的技术,主要应用于观测。即通过脑电活动来观测脑皮层的兴奋性,从而了解设计的课程,学生是不是感兴趣、感兴趣的比例有多少,但没有直接的帮助作用。医学上对脑电活动的监测由来已久,也就是常说的脑电图,特别是在诊断癫痫中有重要的作用。
在这款头环介绍中称,“这是一款含有若干项发明专利的无限可穿戴脑电监测设备,是教育专家、哈佛MIT学生联合打造的学生专注高效能力养成App。可以进行可视化神经反馈专注训练,专注高效个性化定制课程,学科专注度实时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