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担心未成年人沉迷小游戏?微信用这招打通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屏障

2020-04-02 11:53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眼鼻嘴音译歌词 www.nxks.nx.edu.cn 给你看 5088音乐网 spotlight 约会大作战3 三诺生物
匿名用户

“成长守护”功能的使用方法也十分简单。家长们可以关注 “成长守护平台”公众号 ,并绑定孩子的微信号,无需其他操作,即可查询孩子的游戏情况,比如:小游戏名称、玩微信小游戏的时长和消费信息等。

开放基础生态,同步“未成年人保护能力”给开发者

现如今,在国内除了腾讯以外,网易、盛大游戏等游戏厂商均推出针对未成年人实名制认证及游戏时长限制的健康系统。可以预见的是,在监管日益细微以及行业解决方案日渐完善之下,未成年人的游戏环境和习惯将进一步得到规范和保护。

当未成年人登录微信小游戏或在小游戏中充值消费时,家长将收到推送通知,了解孩子在游戏上的支付金额。家长还可以在“超级家长”中设置游戏时长、时段或 “一键禁玩”,如果发现孩子在需要完成学业任务或者过度沉迷游戏时,家长可以把孩子 “踢下线”。

据介绍,在小游戏界面,未经实名的用户点击弹出提示框的“去实名”,即进入实名认证流程:用户填写有效身份信息后点击“提交”,即可通过公安提供的检验接口,完成信息检验和实名认证。

提供“成长守护”工具,协助家长守护未成年人

实际上,世界各国都在使用各种办法杜绝未成年人在游戏上过度耗费精力。比如在韩国,为了预防未成年人游戏成瘾而实行了“疲劳度系统”,玩游戏超过一定时间,游戏速度会自动变慢,迫使不想成为“猪队友”的玩家下线,而且在“疲劳度系统”之后又推出了“关机制”,规定韩国的网络游戏企业不得在深夜12点至凌晨6点期间向未满16周岁的青少年提供网络游戏。

未成年人的游戏时长及时段也将受到严格限制。其中法定节假日每日累计不超过3小时,其他时间每日累计不超过1.5小时;每日22时至次日8时,未成年人用户将无法使用小游戏服务。

2020年这个寒假,可能是这些年最漫长的一个寒假。很多青少年除了寒假作业之外,他们拥有了更多时间可以自由支配。现在的未成年人对互联网一点都不陌生,不少人更是网络游戏的忠实玩家,这就让不少家长比以往更加担心孩子在假期养成经常玩游戏的习惯。近日,为了更好实现未成年人保护,微信小游戏宣布平台上的小游戏将全面接入腾讯健康系统,并按照版署规范,实行全面实名制,限制未成年人的游戏时长和消费金额。

到了2019年1月,全部微信小游戏都已经接入了平台提供的防沉迷接口,包括腾讯自研的小游戏,腾讯代理的小游戏,以及其他第三方开发的游戏产品。在这种能力支持下,不管是腾讯还是其他厂商,玩家的游戏时长与消费金额都会被系统合并计算,并且作为判断是否“不健康”游戏的依据。这样的规则,从开发者的角度上,最大程度降低了未成年人沉迷游戏的几率。

“防沉迷”由国外到国内,从杜绝到疏导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2-201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