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zhonghuagame.com):損害未成年人網絡權益該擔何責
個人和組織使用網絡應遵循一定義務。根據我國網絡安全法第十二條, 任何個人和組織使用網絡應當遵守憲法法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危害網絡安全,不得利用網絡從事危害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煽動顛覆國家政權、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煽動分裂國家、破壞國家統一,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宣揚民族仇恨、民族歧視,傳播暴力、淫穢色情信息,編造、傳播虛假信息擾亂經濟秩序和社會秩序,以及侵害他人名譽、隱私、知識産權和其他合法權益等活動。 因此,網絡遊戲企業必須完善自身的實名認證機制,限制青少年玩家遊戲時間及充值金額,防止青少年玩家沉迷遊戲,損害身心健康。 辦法三:對于未成年人在網絡遊戲中大額付費,或在直播平臺大額打賞等超出未成年人年齡、智力認知范圍的行為,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可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請求網絡公司返還財産。 辦法二: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等相關網信管理部門,均設置了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相關主體可依法提起舉報和投訴。 延伸閱讀 小剛的媽媽最近發現孩子特別熱衷于某個網課學習平臺,起初她十分欣慰,覺得孩子學習熱情高,後來慢慢發現不太對勁。小剛每天花大量時間瀏覽該網站,但要問起學到了什麼,他卻總是答不上來。後來媽媽打開該自稱“青少年專業網課平臺”的網站,竟發現網站頁面不斷向瀏覽者推送網絡遊戲、低俗小説、娛樂直播等不良廣告信息,並有誘導青少年瀏覽者點擊、跳轉至淫穢色情、賭博詐騙等有害頁面的行為,嚴重影響孩子身心發展。小剛的媽媽覺得十分氣憤,當即向不良信息舉報平臺投訴,後該網站被相關部門責令改正。 為給未成年人在暑假期間營造健康的上網環境,國家網信辦近日開啟了為期2個月的“清朗”未成年人暑期網絡環境專項整治。那麼,如果網站存在發布有害信息、遊戲平臺防沉迷措施不到位、誘導未成年人充值消費等問題,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