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zhonghuagame.com):中科院团队首发游戏技术研究报告 重新审视游戏背后的“科技力”
在这份研究报告中,通过回顾游戏技术与相关前沿技术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研究团队尝试对游戏技术进行独立分析,并首次明确提出了游戏技术的定义与内涵,并基于此尝试对游戏技术在推动芯片、5G以及XR扩展现实等前沿科技领域科技进步中的贡献率进行量化评估。
当时的电子游戏,因其具有明确的规则、严格的边界以及强博弈性等特性,天然地成为研究和验证人工智能的重要工具。在图灵之后,随着人工智能研究领域愈发成熟,先后出现了启发式搜索法、棋步剪枝法等人工智能新发展,与之相适配的电子游戏形态的科研成果也逐渐增多,出现井字游戏、网球游戏、国际象棋、跳棋等电子游戏的早期雏形。
报告也首次尝试将游戏技术对其他数字产业及相关技术体系的驱动力进行了量化分析。通过引入和测定行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游戏技术知识图谱与其他产业技术知识图谱的关联系数等变量,结合国家统计局、相关部委、行业协会的公开统计数据,研究团队发现,2020年,游戏技术对我国芯片产业的技术进步贡献率约为14.9%;而对于5G和XR扩展现实这两个数实融合时代的重要基础设施,游戏技术的科技贡献率更是高达46.3%和71.6%。由此可见,游戏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科研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之一。
在智慧城市领域,借助游戏引擎高效的动态渲染能力和交互支撑能力,技术人员可以建立城市物理空间的数字孪生镜像,为城市的规划仿真、运行管理、防灾减灾、社区智能管理等提供支持。
游戏技术是许多前沿技术革新发展的天然“孵化器”
游戏技术的诞生,是人工智能和计算机科学研究的“副产品”
1972年,第一款家用游戏机出现,电子游戏的娱乐属性逐渐被释放出来。随着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电子游戏迅速成长为全球最重要的数字内容产业,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之相关的技术体系也开启了独立化进程,游戏技术因此进入“产业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