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zhonghuagame.com):作业App藏网游乱象,涉黄游戏隐现
近日,央视《新闻直播间》栏目持续关注并报道了部分作业类应用程序中潜藏的网络游戏乱象,其关联的公众号内嵌上百款未经严格审核的游戏,部分游戏内容甚至涉及色情等不良信息。这一现象引发了社会对在线教育平台内容安全与学生网络环境健康的广泛担忧。
据调查显示,这些作业App通常以辅助学习、提供解题思路为名吸引学生和家长下载使用。然而,在应用的核心功能之外,运营方通过内嵌或关联的微信公众号,向用户——其中大量为未成年人——提供了数量庞大的网络游戏入口。初步统计,涉及的网游种类超过百款,涵盖角色扮演、休闲益智等多种类型。
更令人担忧的是,在这些游戏中,部分内容存在明显的违规问题。其中一些游戏不仅含有诱导性消费的设计,通过虚拟道具、会员服务等方式吸引学生持续投入资金,更有甚者被发现含有软色情或低俗暗示的元素。这类内容隐蔽在看似普通的游戏界面之下,极易被缺乏足够辨识能力的未成年人接触,对其身心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此类乱象的出现,暴露出几个关键问题。首先,是平台责任意识的缺失。部分作业App运营方未能严格履行内容审核的主体责任,对于其平台内及关联渠道上线的游戏产品,缺乏有效的准入机制和持续的监管措施。其次,是监管层面存在盲区。作业App作为教育工具,其“主业”受到相对严格的规范,但其“副业”——如游戏、社交等增值服务,却可能游走在监管的边缘地带,给了不良内容可乘之机。此外,家长在为学生选择和使用此类App时,往往更关注其学习功能,容易忽略其可能附带的其他风险。
这一现象也引发了关于在线教育平台商业模式与伦理的讨论。在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部分平台通过引入游戏、社交等元素来增加用户粘性和变现能力,这本是商业策略之一。然而,当平台的主要用户是未成年人时,其运营就必须将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置于首位,任何可能损害其身心健康、干扰其正常学习的商业行为都应受到严格限制。
目前,相关报道已引起监管部门和社会的密切关注。专家呼吁,应进一步完善针对教育类应用程序的监管法规,明确其内容边界和安全标准,建立常态化的巡查与处罚机制。同时,应用商店等分发平台也应加强对上架App,尤其是教育类App的审核与后续监管,堵塞漏洞。
对于广大家长而言,专家建议在为学生选择学习辅助工具时,应更加审慎,不仅要考察其核心学习功能,也需留意其是否存在不必要的附加服务,并加强对孩子使用电子设备过程的引导与监督,培养其健康的上网习惯。
随着数字教育的普及,如何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清朗、安全、纯粹的网络学习空间,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课题。作业App中的游戏乱象,无疑敲响了一记警钟,提醒各方必须共同努力,筑牢保护未成年人的网络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