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zhonghuagame.com):大唐新能源通辽打造“创新型人才”建设
“工匠精神”是孜孜以求的态度。
中电新闻网通讯员 邢大命
汇聚工匠人才
如今,该公司充分发挥创新型人才优势,更加注重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正在筹建的检修、测试试验平台就是培育风机检修人才的“摇篮”,该试验平台将有效提升检修人员对变桨、偏航变频器维修、变桨滑环维修、超导功率变频器维修等大型作业的技术水平,提高检修人员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同时,通过自主维修测试,可以修旧利废节约维修成本,大幅降低维修费用,为企业增收节支提质增效。
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新概念。那什么是工匠精神?
大唐新能源通辽公司始终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用人理念,突出打造“创新型人才”建设,凝聚员工的智慧,激发员工的潜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让人才成为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保证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让“工匠精神”成为企业用人理念,推动企业做强做优。 “工匠精神”是爱岗敬业的情怀。 为充分发挥技能人才在公司发展中的示范、引领和骨干带头作用,全面提升职工队伍素质,为公司提质增效发挥作用,从2014年初,该公司积极鼓励职工开展创新工作室创建,打造技术骨干队伍,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星火工作室”成立以来,为生产技术人员及职工搭建了一个锐意创新、攻坚克难、展示才能的平台,着力解决安全生产和设备治理过程中遇到的棘手问题,为公司生产效率及管理水平的提升,乃至抢发电量降本增效做出积极贡献。成立才一年多的“星火工作室”,先后成功申请了5项国家专利,发表了3篇科技论文,消除了风机电控系统存在的弊端,为公司抢发电量提能增效做出积极的贡献。近日,该工作室成功入选集团公司第二批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室名录,成为该公司科技攻坚、改革创新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面对限电不断加剧的严峻形势,新能源通辽公司千方百计攻坚克难,除了竭尽所能处理风机故障抢发电量,他们还不遗余力地在设备自主修复、修旧利废、技改提效上绞尽脑汁,充分利用手中的技术抓好每个增效点。由于变频器运行不稳定,他们更换变频器网侧滤波器冷却风扇所用的接触器,大幅提高变频器运行的稳定性,降低停机次数。在工作中他们精打细算杜绝浪费,将变桨滑环由进口备件改成国产定制。他们坚持做到“能用不领新,能修不报废”,由于编码器故障频发,他们将发电机编码器由光电式改成非接触磁阻式,自行修改了变频器控制程序,有效降低了编码器的故障率。在工作中他们不断提升自主维修能力,诸如吊装大部件、修复偏航大齿圈、液压站系统治漏等这些故障难点都在他们的聪明才智下一一破解。 附件:
“工匠精神”是默默无闻的奉献。
随着风机陆续出质保,检修维护任务愈加繁重,该公司全力以赴加大工作强度,“一个人当做两个人用”,休班由原来的“上十休十”改为“上二十休十”,连续工作40余天已不是新鲜事,一天爬四、五台风机已成为家常便饭,每个人都有过连续工作10个小时不下风机的经历,有时午餐就机舱对付吃几口,他们立誓“不完成任务不下风机”。经常是迎着朝阳上风机伴着晚霞下风机,甚至晚上还要集中攻关技术薄弱环节。在各种不利因素的困扰下,动脑筋,想办法,超前决策,先走一步,研究一个又一个解决问题的措施,使在很多人看来已经毫无希望的情况下实现了一个又一个新的突破,谱写了一曲曲感人的奉献之歌。
让“工匠精神”在大唐风电熠熠生辉
早在2013年8月,新能源通辽公司整合之初,公司规模和资源得到迅速扩大,面对通辽、兴安盟、呼伦贝尔三地8家公司7座风电场的设备维护迫在眉睫,数量大、机型多、经验少、备件缺等问题成为设备维护工作的瓶颈,该公司深刻地意识到,要想实现风电企业持续发展、做大做强,就必须在当前风电面临严峻的发展形势下,加强风机运维管理,降低设备维护成本,实现检修自主化。于是该公司召集精兵强将和技术骨干,自主开展了风机日常维护及缺陷治理的全面工作,这在当时大唐新能源公司下属企业里寥寥无几。
——大唐新能源通辽公司把培育创新型人才作为企业发展源动力
“工匠精神”是创新增效的智慧。
诠释工匠精神
自主维护初期,刚接手第一批出质保的国产风电机组,同时面临一年定检维护的重任。在人员不足、定检经验少的情况下,该公司全体检修人员放弃休息,抢时间赶进度,在不到40天时间里如期完成了297块风机变桨电池的更换和一年定检维护任务。为确保机舱内部设备平稳过冬,保证设备稳定运行,他们毫无怨言加班加点完成了33台机舱柜整改,当时正值隆冬季节,机舱内温度接近零下30度,有的人手脚都起了冻疮。有时一日三餐就在机舱里吃,热腾腾的饭菜从塔底运到机舱都冰凉了。他们以事业为重、以风场为家,为了检修任务务期必成,为了抢发电量分秒必争,有的人顾不上照顾自己的家庭,有的人放弃了与妻儿团聚的机会,有的人带病仍然坚持工作。他们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对工作的主人翁责任感,淋漓尽致地体现在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
【稿件声明】凡来源出自中国电力新闻网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电力新闻网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网站:。
在企业追逐效益的道路上,技术创新没有尽头,人才竞争愈加激烈,大唐新能源通辽公司把开展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突破口,把培养技能人才作为公司进步的源动力,发扬勤勉敬业的“工匠精神”,推进“四个全面”落地生根,为大唐风电事业提质增效砥砺前行。
与此同时,该公司还着力打造全方位人才引进机制,一方面对外挖掘优秀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对内选拔德才兼备骨干,开展竞聘选拔储备人才,为员工提供“凭本事吃饭”的平台。激发了员工技能提升的积极性,拓宽了员工成长的通道和空间。2015年,通过内部选拔派出6名职工参加大唐新能源公司风电运行检修技能大赛,其中2名职工获得优秀奖。在大唐集团公司风电运行检修技能大赛中,1名职工获得第三名的优异成绩,被集团公司授予“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打造工匠团队
为了早日启动故障风机,为了争抢每一度电量,多少个不眠之夜、多少次风餐露宿、多少回风吹雨打,对于这帮还是“新手”的检修人员来说早已习以为常,别人手里常见的是手机,他们手里常握的是设备图纸。别人的电脑里下载的是网络游戏,他们的电脑里储存的故障分析。从起初技术空白到目前熟练掌控,从风机软件操作到线路故障查找,从大部件吊装独立完成到熟练掌握发电机回装对中。他们从慵懒的“公子少爷”到最前沿的“主力工匠”,这帮年轻人有了脱胎换骨的蜕变,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技术突破和自我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