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zhonghuagame.com):"带回家的博物馆"国内首本文物游戏丛书书展首发
8月17日报道:由上海博物馆策划,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带回家的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文物游戏丛书”之《青铜国》今天下午在“上海书展”首发。这是一本专门为6至9岁低龄学段儿童创作的文物游戏书,也是一本浅显生动的原创科普绘本。作为国内甚至是国际上第一本青铜主题的文物游戏书,它将满足这个学龄段的儿童和家长对文物的好奇,开启一次趣味和想象力十足的阅读和学习之旅。
今天下午,“带回家的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文物游戏丛书”之《青铜国》在“上海书展”现场首发。
在上海博物馆的展厅里,每天都能看到很多父母和老师带着孩子们流连于各个展柜。走进青铜馆,小朋友大多喜欢聚集在“父乙觥”、“子仲姜盘”、“牺尊”周围,这些文物造型奇特,器身上有各式各样的浮雕动物触动着他们的好奇心。而造型古朴的鼎、簋、尊、卣这类文物往往无法吸引孩子们的目光。另外,这些器物在古代是干什么的?为什么是这样?它们是怎么做出来的?种种问题都困扰着孩子和家长,专业但缺乏趣味性的文物说明并不能提起他们了解文物价值和作用的兴趣。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上海博物馆与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合作,联合优秀的青年插画家徐晓璇和本馆青铜器研究领域的专家,利用馆藏资源,首创性地以“让小朋友也能愉快读懂”为目标,用儿歌、图画、游戏等儿童喜欢的方式,编写了这本《青铜国》。
《青铜国》是一本专门为6至9岁低龄学段儿童创作的文物游戏书,也是一本浅显生动的原创科普绘本。
“一个人在煮粥,两个人在蒸饭,三个人在炖肉,四个人在嘴馋……六个人饿着肚子排排站……十个人醉得四脚朝天”,一首顺口溜带着小朋友从一数到十,青铜器在古代是派什么用处的就能了然于胸。诙谐的文字配合形象怪诞又憨态可掬的插画,能够立刻抓住小朋友的注意力。《青铜国》像一份说明书,用一目了然的手绘插图和简洁有趣的文字,帮助小朋友了解青铜器的诸多知识点,把青铜器在古代的用途、造型细节与现在生活中的现象和器物摆在一起做比较,帮助小朋友理解和记忆。我们希望通过这本书向儿童打开一个无穷想象的乐游空间,提出“让文物遇上游戏”的概念,通过专家与绘本师的共同努力,深度挖掘、提炼青铜文化中的元素并进行再创意,将其融合到游戏中,如用金文画人物与风景画并串编故事;纹饰线描涂色;在青铜国里找动物、找花纹等,通过自己的眼与心,心与手进行自我探索,自己发现。父母可以与孩子共同完成这些游戏,让亲子之间达到“教在有心,学在无意”的效果。
据悉,《青铜国》一书的编辑出版,历时两年,始终秉持用“爱和专业”的态度、用心做小朋友的书,做关于文物的书。在编辑和创作前期,我们收集了小朋友对文物的各种疑问,于是有了书中的“问先生”与“答先生”来回应孩子的好奇发问。上博专家还在书中预留了一些至今考古尚未有定论的问题,让感兴趣的小朋友和家长进一步拓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