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zhonghuagame.com):幼儿教师感受教育幸福
18年前,徐颖满怀热忱,踏上了幼儿教育之路。她说,教育是需要爱的事业,于是十几年来,一直坚守在教学一线,坚持不懈地用爱心、耐心诠释着自己对幼儿教育的追求,她也从一名普通的教师迅速成长为园优秀教师、区骨干教师、北京市优秀教师。
京华时报记者任珊
关注分离焦虑症幼儿
1998年,学前专业毕业的徐颖走上了幼儿教育的道路。18年来,她从昌平区南邵镇中心幼儿园到昌平区机关幼儿园,今年开始即将前往十三陵镇中心幼儿园,但不变的是她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徐颖特别喜欢这样一句话:“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孩子的世界更可爱。”
其实,在感受幸福的同时,她也付出比常人更多的艰辛。她关心、关注每一名幼儿,倾听孩子的心声,经常利用周末时间对个别儿童进行家访。每个周末,她都会给不同体质幼儿的家长发去温馨短信,提示爱生病的幼儿少吃肉,多吃青菜和水果,鼓
励体质较弱的幼儿积极锻炼身体。
南南是她印象最深的一个小男孩。刚入园时,南南的分离焦虑非常明显,大哭大闹,不接受老师对他的任何帮助,安静下来时,从来不开口说一句话。为了能够找到有效减轻分离焦虑的方法,她翻阅了有关分离焦虑的文章及案例,增加与他在语言、眼神和肢体上的交流。
经过与家长沟通,徐颖发现,由于家长比较忙,南南不到2岁就送到附近邻居家代为托管,由于托管人的年龄比较大,又没有什么教育意识,孩子在语言发展的启蒙阶段,没能进行积极正确的引导,导致孩子的语言发展滞后。
于是,徐颖将早上的“点名”环节编成音乐问答小游戏,集体活动中最简单最好回答的问题总会留给南南,通过家园沟通,知道他最喜欢车,在区域活动时徐老师总会和他一起用拼插玩具来拼各种车辆。有时候爸爸妈妈比较忙,不能按时来接孩子,徐老师就在幼儿园里陪着南南一边游戏一边等候着家长。通过短短的两个月时间,南南有了很大的变化,顺利度过了分离焦虑期,能够独立进餐、午睡,能够与同伴进行简单的语言交流,慢慢地接受了徐颖的指导与帮助。
独创小班幼儿教学方法
徐颖认为,学无止境,作为一名老师必须潜心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于是她利用业余时间先后在北京市教育学院进修了学前大专和本科课程。每天坚持阅读各种专业书籍,除园所的公派学习外,每年还利用假期自学各种学前领域的文章,通过多种学习形式不断给自己充电。
徐颖还积极参与课题研究,随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出台,她认真解读,不仅在自己的日常教学中结合《指南》的四个核心内容自主进行实践;她还利用教研活动,带领教研组成员以“小班幼儿游戏化的一日生活”为内容,结合小班幼儿的学习特点,总结出了“小班活动区指导有效策略”和“小班过渡环节趣味活动开展”等方面的教学方法,并以半日观摩的形式在园内进行经验推广,为提高园所教育教学质量贡献自己的教育智慧。通过《指南》的学习,徐颖“如何让小班的主题墙饰动起来”的尝试受到专家的好评。
为了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徐颖每隔一段时间就请助教对自己的集体活动或半日活动进行录像,利用休息时间反复观看,查找自己的不足,从而有效地锻炼了她的一言一行。
市级竞赛成功折桂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2011年参加“北京市幼儿园半日活动”评选活动中,徐颖勇挑重任,在每天只有3-4个小时休息的高压下,通过园、区层层筛选最终代表昌平区进入决赛。比赛历经一年,刚入园两个月的小班孩子体现出来的自主有序与教师展现出来的智慧自然,受到在座评委的一致好评,最终获得特等奖中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成绩来之不易,徐颖
却说,“孩子受益了,我还成长了”,淡然一笑而过。
这些年来,徐颖先后30多次承担全国、市、区级观摩,受到各级领导同行的肯定和好评。但在成绩面前,她更加冷静地思考着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同时也更主动地肩负起示范引领的任务。通过在实践中的不断摸索与大胆尝试,徐老师已从一名“教学成熟”的教师逐步向“研究型”教师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她体验到了专业成长的快乐。
她也为自己制定了更高的发展目标,将自己融入到学前教育蓬勃发展的大好前景中,在平凡的工作中脚踏实地地去学习、实践和研究,向“专家型教师”的行列迈进,为北京市学前教育的改革发展和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智慧。
由徐颖亲手送走的几百名幼儿里,有的毕业之后也选择了幼儿教师这一职业,现在已经成为了一名优秀的青年教师。
(责任编辑: HN666)
看全文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幼儿教师感受教育幸福》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