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zhonghuagame.com):解说娃娃反复打脸 游戏主播是否从属电子竞技
在阿怡出事后,曾流行了一阵游戏主播算不算电竞圈的热点讨论话题。其中,知名解说娃娃提出的“一个游戏主播和我们电子竞技有什么关系”引起了一片叫好声。比如好烂,好差劲,好没道理。因为按照这个逻辑分析的话,赛场外的电子竞技都不属于“他们”电竞。
但其实这也并无什么不妥,毕竟这是个各抒己见,百家谁都能说两句的时代,一个知名解说为了自己所挚爱的行业提出自己的观点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毕竟人坐在解说席最中间这么多年了,这点话语权还是有的,虽然不具分量,但却充分暴露出了自己对这个行业的认知程度。
而在前不久的一次采访中,面对女解说为何纷纷离开LPL的问题,娃娃则给出了那是因为电竞圈直播最赚钱的观点。看来不仅暴露了对行业的认知,就连学识和记性也暴露了。
图片来源《电子竞技》杂志专访
然而,事实上是肤浅了,因为在后来的采访中,娃娃又说出了之前在阿怡事件中的相同言论:主播跟电竞根本不着边。而这次,娃导暴露出的,则是自己的幽默。这种反复打脸的高级自嘲式幽默,是需要一定技术和天赋的。
图片来源《电子竞技》杂志专访
游戏主播不叫电子竞技,但解说去直播就是电竞,可怜的游戏啊,自己到底是什么还必须要看玩它的人的身份。这就好比科比打的叫篮球,而街头球场上的那些人,最多只能叫拍球。
那么电子竞技到底是什么?百度百科给出的解释是电子游戏比赛达到“竞技”层面的活动,所谓竞技,当然不能等同于比赛,不然怎么到现在也没人把电竞叫成电比。虽然这篇专访的作者在写文时可能并没有完全还原娃娃的话,但明眼人应该都清楚,现在的娃娃应该还是认为游戏主播和电竞无关,一如既往地保持了自己的行业认知水准。
再来看看这位知名解说曾经提出的辩论依据,NBA与篮球和电竞与游戏的对比。
这席话其实在个别之处也没有出现什么错误,因为整句话都没什么逻辑可言,何来对错?NBA是比赛,街头打篮球是业余活动,但本质都离不开运动两个字。同理,LOL在赛场上是电竞比赛,在赛场外,是一种业余的电竞游戏,但总之,都属于电子竞技。NBA推销的是比赛,而电竞比赛推销的是游戏。
为了避免歧义,在这里首先要声明一点,这里指的推销游戏已经不是LOL,DOTA2这种影响已经很大的游戏了。而是那些尚不知名,刚被研发出的新型电竞游戏。但如果把电竞的范围仅仅浓缩到LOL,是不是也膨胀的有点过分啊?毕竟拿了三个最具分量世界冠军的DOTA那里还没这么说呢。
所以电竞说到底就是具有竞技层面的电子游戏,你可以说玩这类游戏的玩家们不属于电竞圈,但不能说他们和电竞没有半毛钱关系。至于LOL以及其他电竞游戏的主播,无疑就是电竞圈的人。和职业选手相比,他们载体相同,只是形式不同,但没了游戏,谁都一毛钱没有。你靠嘴,别人靠技术和演技,你们都是自食其力的优秀电竞人。
人是会成熟的,思想也会跟着转变,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往好的方向上转变。厂长从当初的喷子鼻祖转变成现在的电竞慈父,这叫成熟。而娃娃从当年的直播开骂,到现在的微博掐架,混淆概念,这叫保持自我。另外值得说的是,厂长今年23,娃娃今年27,整整白看了一届奥运会。
如几位知名主播之前所曝光的那样,直播代打的人比比皆是。如果再被挖出来,又不被其他人承认是电竞,该怎么办?等到风波过去之后,又自己打脸承认直播游戏是电竞了,又怎么办?承认之后下一秒又反悔了,这……这一般人应该干不出来。人还是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这样才能对自己所热爱的行业负责。
但有一说一,在解说功底和现场把控方面,娃娃确实是LPL解说中的翘楚,这真的要感谢同行们的衬托。不然,恐怕这些打脸的言论也永无出头之日。娃娃的言论虽然仅仅代表个人的观点,但却反映出了整个电竞行业,应该说是解说圈的专业素养。一个每场比赛都坐中间的人,却没有起码的正视与认知,举例说明也让人啼笑皆非。或许也说明了当今中国解说界的高度在哪。
当然,一个圈子的好坏并不是一两个人能决定的。作为一名解说,娃娃的话充其量也只是展现出了电竞圈对不同素质的人的包容。但包容太大的话,电竞圈再有钱,恐怕也只能变成花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