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拿什么拯救你,沉迷网游的未成年人

2017-08-22 12:37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caotube bf-269 bisitequ bitadh bk2773 泡芙TV boroncat breezelite btsegongchang

  

    2016年10月,赵良善律师接到了西安吴女士的电话,说自己11岁的儿子沉迷于《王者荣耀》游戏,在她不知情下用微信红包购买了近万元的装备。吴女士联系腾讯公司一直未得到回应,于是将腾讯公司告上了法庭。(8月4日检察日报)

  这场官司经过一审和二审较量,在一系列的证据面前,腾讯公司提出了与当事人和解的请求。作为未成年人起诉游戏公司的第一案,虽然取得了最后胜利,但笔者一点都高兴不起来。毕竟,现实中有着类似遭遇的家庭,又何止吴女士一家。网络游戏领域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正是该案最值得反思的地方。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沉迷于网络游戏的青少年比比皆是,其中不乏未成年人的身影。由于网络游戏具有很大的诱惑力,加之未成年人自控能力较弱,一旦深陷进去就会埋下诸多隐患。从实际情况看,主要有三个方面:一者,会影响学业;二者,会危害健康;三者,会诱发犯罪。

  平心而论,众多的未成年人沉迷于网络游戏中,的确让人十分担忧。试想,一个不学无术的一代,一个透支健康的一代,即使不干违法犯罪的事情,于国于家也是个无法估量的损失。因此,尽快改变这一现象,彻底终结网游失控状态,作为企业、政府和家庭,都不该置身事外当看客。扛起各自的责任,大家联起手来应对,才能避免未成年人被游戏毁了。

  首先,企业应把好防范关。开发运营网络游戏,企业是最大的受益方,理应承担起相应的治理责任。西安未成年人起诉腾讯公司,无疑给相关企业提了个醒,必须严格落实“网络游戏未成年人家长监护工程”有关规定,尽快采取技术手段对未成年用户消费数额、游戏时间进行限制。否则,企业还昧着良心赚黑钱,必将给自己惹上大麻烦。

  其次,政府应把好监督关。不必讳言,未成年人沦为网游的傀儡,监督缺位难辞其咎。网吧经营者有没有纵容未成年人进入,网游提供者按没按《文化部关于规范网络游戏运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的通知》要求执行,负有监管职责的政府部门切不可两眼一抹黑。经常到实地查查上平台看看,对违规行为坚决叫停并严惩重罚,从而为孩子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环境。

  另外,家庭应把好教育关。孩子整天抱着手机打游戏,作为父母更应该认真地反思下,我们平时有没有给孩子树立个好榜样,有没有忽视了孩子的情感需求。在游戏日渐流行的当下,如何帮孩子处理好学与玩关系,如何使孩子明白立足社会的本钱是什么,家庭教育尤为重要。父母修好了家教这门课,把孩子从虚拟世界中解脱出来,并非是难于上青天的事情。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2-201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