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zhonghuagame.com):学生沉迷手机游戏 家庭教育难辞其咎
刘文聪 近日,手游《王者荣耀》被推上风口浪尖,原因不太荣耀——让不少中小学生沉迷于此,让不少家长头大。虽然开发团队推出了限制登录时间、父母一键禁玩、加强实名认证等法子,但防沉迷系统上线首日,玩家便找到了破解办法。(7月11日人民日报) 近日,随着智能手机的逐渐普及,各色手机游戏也层出不穷。五花八门的手机游戏不仅让成年人挑花了眼,更让很多未成年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以王者荣耀为首的手游也逐渐侵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肯德基、麦当劳里到处聚集着中学生小学生,手捧手机玩的不亦乐乎;公交车上学生们再也不能为讨论一道数学题而争论不休,而却能因为王者荣耀的一次击杀闹得脸红脖子粗;课余时间经典诗词的朗诵声日渐微弱,取而代之的手机游戏讨论声却愈发高亢;这样的现象正在愈演愈烈,如果不加以控制,那么后果也将难以想象。 《少年中国说》中说道;“少年强,则国强。”年轻一代的素质能力决定我国的未来发展。那么沉迷手机游戏就不得不算是一种玩物丧志了。然而发生这些现象仅仅是孩子的错吗?诚然,学生沉迷手机游戏,跟他们的自制力有很大关系,但也不能把“锅”完全推给孩子,甚至可以说,孩子也是其中的受害者。 笔者认为,家庭教育不到位才是其中的“罪魁祸首”。首先,父母过于溺爱孩子,致使对孩子的要求无限满足。过早的给孩子配备智能手机,恰逢孩子尚不是成熟的理性人,本着喜爱游戏的天性,沉迷手机游戏也自然是顺理成章。其次,父母的工作要求决定着大多数家庭的父母很难和长时间陪伴孩子,这也是一个两难的题。父母对于孩子的陪伴少了,取而代之的是一部智能手机,孩子又怎么控制住自己?所以,父母监督权履行不到位也是孩子沉迷手机游戏的一个重要原因。 学生沉迷游戏现象井喷式增长,对于问题的防治却不能一蹴而就。一方面,家长没必要过早给孩子配智能手机,老年机、电话手表等都可以选择,为什么要用买手机的方式来展示自己的溺爱?另一方面,家长在闲暇时间更应该多陪陪孩子,多关注孩子的兴趣爱好,玩游戏可能只是孩子的无奈之举,发掘出孩子的兴趣爱好,加以引导才能让孩子在现实中感受到快乐。毕竟,解决问题“堵”不如“疏”,家长加强与孩子的交流,了解孩子的心理,找到和孩子的共同话题,将孩子引导回到现实中来,才是让孩子从“泥潭”中脱身的根本办法。
(责任编辑:李月莹)
相关报道
>>返回频道首页
微信订阅号
手机版
法人微博
Android版
iPhone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