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zhonghuagame.com):防沉迷机制真的能帮我们摆脱手机依赖吗?
系统级的定制化管理
责任编辑:
在智能手机带来诸多便利之后,终于它也开始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
时间管理工具
综合来看系统级的定制化管理是个不错的选择。Siempo 的手机项目失败,原因是太过极端,阉割版的智能手机满足不了人们的正常需求,软件工具的强制性又太差,而系统级的定制化管理没有改变现有的手机形态,用户容易接受,也具备足够的强制性,加上 Google 的 AI 技术,这个过程也变得更人性化。
图片来源:Indiegogo
除了摆脱手机依赖的这个主题,Light Phone 本身的极简式设计也很有美感,所以才会有第二代产品,这说明还是有一些人愿意为此买单的。而 Siempo 的结果就没那么好了,他们的 Siempo 手机众筹项目以失败告终,团队最近转型推出一个桌面启动器,想用软件的方式实现自己的目标。
App 的防沉迷系统都是受到外界质疑后被迫加入的。这很好理解,减少用户时长是不符合商业利益的,这种行为更多是因为迫于外界压力,为自身的长远口碑做打算。其实对于用户来说,减少一个 App 的使用时长又有什么意义呢?手机的使用习惯本来就以碎片化为特点,从这个 App 离开,就会把时间浪费在其他 App 上,这或许依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头图来源:视觉中国
用「阉割版」的智能手机来让人摆脱手机依赖,这种方式其实没那么靠谱。毕竟手机是自己花钱买的硬件,用户需要它能满足自己的大部分需求,以摆脱依赖为目的进行倒退,这种方式本来就不符合大众需求。主打小众需求的游戏手机、音乐手机放到市场竞争中不如全方位发展的手机有优势,更别说阉割掉很多功能的极简手机了。人们现在不会拒绝智能手机,像诺基亚复刻的 Nokia 8110 这种功能机也就能当个备用,或者收藏,更多是在为情怀买单。
阉割版智能手机
图片来源:CNET
阅读 ()
图片来源:CNET
说到底,上面谈的手机层面、软件层面、系统层面的防沉迷措施都只是外部因素,其实更多的把控力来自用户个人。完全脱离智能手机不应该也不可能,靠软件管理工具治标不治本,系统级的定制化管理在方式上比较可行,可这也需要人来主动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