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索尼手机败退:软件和服务业务渐成重点 复兴路漫漫

2018-07-09 14:26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一世保镖 超级地府公务员 上原瑞穗 番号 朱音ゆい 莉亚美宣 皇族天赐yy充值截图 糗事百科 成人版 gif 14岁初女模在什么位置

  索尼也向本报记者证实了这一发展策略。“品牌硬件业务一方面将成为集团业务中最主要现金流来源;另一方面,它将为索尼新业务提供技术支持,成为医疗及AI机器人等新业务开发的黑科技发动机。”索尼表示,“内容业务的地位上升并不等于索尼即将‘去硬就软’,硬件黑科技才是公司面向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石。”

  “面对手机产品同质化的当下,索尼手机并非全然没有反超的机会。但是它要补的短板是系统性的。”孙燕飙表示,索尼手机从外观到功能再到人性化的小设计都不具说服力。

  但在2017财年,索尼涵盖智能手机的移动通讯业务录得营业利润为-276亿日元,成为八大业务板块中唯一由盈转亏的业务。而这种亏损之势料仍将继续,索尼预计,其移动通讯业务2018财年亏损150亿日元。

  “索尼手机大势已去,止亏乃第一要义。”第一手机界研究院院长孙燕飙直言,在手机行业驶入下行通道叠加显著的头部效应的背景下,具垂直产业链模式的三星、坚持软硬件一体化模式的苹果已然在利润丰厚的高端机市场构筑了竞争性壁垒。

  吴俊捷

  “而索尼还沉浸在酷炫科技感的自我沉醉中,忽略了让用户能感受到‘温度’的软件研发。”通信观察家项立刚表示,手机企业的竞争并非单纯的硬件堆砌,而是硬件、软件、渠道、营销等综合实力的竞争。

  综合IDC、Counterpoint数据,索尼抓住了从功能机向初代高价智能机的升级契机,手机出货量在2010年前后一度直逼三星、苹果。

  从中心到边缘

  “可以说,名为售卖PS4游戏机、PS VR等硬件产品,实则是在售卖黏附平台之上的各种内容和互联网服务。”消费电子观察人士向瑾称,这既契合硬件厂商向软硬件厂商转型的主逻辑,也是在手机市场难获发展的折中之举。

  索尼手机败退

  持此种看法的并不在少数。林琳直言,索尼在手机的道路上走得太过自我。“在苹果引领外观设计圆润外形的时候,索尼仍坚持方正的形状;在全面屏大行其道之际,索尼仍旧执著于屏占比。”林琳称,索尼与行业大势已背道而驰甚久。

  吉田宪一郎也延续了此前“一个索尼”的思想。在多业务类别中加大内容IP打造力度被索尼视为首要战略。包括音乐、影视和游戏在内的综合娱乐业务均将基本策略定为“加强利用内容IP”。以音乐业务为例,索尼以约23亿美元收购阿布扎比主权财富基金Mubadala所持的EMI版权代理公司60%的股份,成为全球最大音乐版权代理商。同时,索尼还支付1.85亿美元从DHX Media手中收购史努比版权公司Peanuts Holdings 39%的股份,实现了“泛音乐”IP收购。

  早在1995年,彼时,索尼在家电领域如日中天,时任索尼掌门人出井伸之便已敏锐意识到IT产业将取代电子产业。但由于错判产业趋势、受制日式管理掣肘等,索尼在出井伸之任期内并未实现转型。接棒出井伸之的霍华德·斯金格自2005年上任,便提出以电子、娱乐、游戏三大核心业务为中心,通过内容来拯救技术。平井一夫自2012年上任之际,“一个索尼”所涵盖的三个中期计划也呼之欲出。除了打破封闭僵化等日系管理痼疾,“一个索尼”强调索尼核心业务聚焦至游戏、数字成像、移动设备。

  相比硬件业务的一蹶不振,以内容为代表的软件和服务业务近年来逐渐成为索尼布局的重点。

  后来,伴随小米、“中华酷联(中兴、华为、酷派、联想)”等中系手机军团掀起低价智能机潮,索尼手机自2013年前后便被IDC归类至“其他”。

  转型内容及互联网图谋复兴

  然而,日企普遍崇尚硬件创新的思维也使得索尼对消费电子市场转瞬即逝的变化并不敏感。iPhone的出现、谷歌安卓系统的推出等使消费者可以根据个人喜好,从应用商店下载软件,“制造”出独一无二专属于自己的手机,“一机一世界”渐成主流。

  此前就有业内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硬件公司准确地说实质上是软硬件结合的公司。苹果、小米、华为、OV等硬件公司无不在寻求扩大手机业务外的互联网服务等收入边界。索尼对于转型趋势的认知与不少企业相契合。但孙燕飙也指出,“手机作为移动互联网的入口直接决定企业软硬件探索所能辐射的半径和高度。索尼手机从小众品牌回归至主流品牌之列挑战重重。”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2-201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