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zhonghuagame.com):为海地遇难同胞默哀 向海外的网页游戏致敬
一直处于动乱中的加勒比小国海地在12号发生里氏7.3级地震,平民伤亡惨重,正在海地执行维和任务的8名我国工作人员也在地震中不幸罹难。8名遇难同胞的尸体已经找到并在展转运回国内,悲痛之余,让我们静静的为他们默哀吧。联想到出口海外的国产原创网页游戏在海外艰难生存环境,他们同样值得我们致敬。
随着中国网游市场的强劲增长,国内网游市场可谓前程大好,而国外网游市场也是风光无限。一时间国产网游接连签约海外市场,国内网游企业更是不断现身各大国际游戏展会,从04年游戏蜗牛的《航海世纪》出口韩国,到开发引擎OverMax出口新加坡,国产网游出口所取得的成绩堪称斐然。在金融危机的寒冬下,网游出口成为了逆市增长的“春天”。
目前的中国网游产业俨然成了海外市场的新宠,2008年大概有15多家中国网游企业的33多款国产原创游网络戏出口进入北美、欧洲、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游戏市场。在国内网络游戏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利用独特的“中国特色”出击国际市场,将成为未来国内网游企业发展的重点。据文睿研究预测,08年中国网络游戏海外出口收入规模将达到7178万美元,较之07年5500万美元的市场规模,增长幅度为30.5%。
国内网游企业的出口主要通过三种渠道:版权贸易、合作运营和独立运营。版权贸易是目前游戏的主要出口方式,通过与国外的游戏运营商签订代理合作协议,游戏出口方提供开发好的游戏产品,并参与后期的技术层面运营维护和版本升级的一种出口形式。这种方式可以说是风险最小的交易,国内网游市场发展初期大多依靠版权交易代理国外网游。联合运营是除了版权交易,游戏出口方参与游戏的运营工作,这是目前大多数公司的主要选择,这样可以直接了解到国外客户的需求,国外市场的发展情况,但是受当地市场影响,很难提供非常稳定的收益。独立运营是开辟新市场最好的办法,却也是最难的办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如果不能适应当地市场很有可能鸡飞蛋打。网页游戏行业出口刚刚起步,相对于传统的客户端网游更是难上加难,表面的风光是掩不住背后的困境的,网页游戏行业出口海外形势不容乐观。
内外文化差异 注定难以融合
我们在游戏开发方面的主要优势在哪里呢?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是无论多么高超的技术也难以企及的。日本光荣公司的“三国志”系列就是最好的例子,中国经典故事题材在国外受到了极大的欢迎。虽然我们所拥有的文化内涵受众极广,但是并不代表所有人都能接受,每个地区的人都拥有自己特有的历史文化,同样堪称经典,这就为国产网游行业进军海外新市场增加了无形的阻力。
欧美网游是最早试水中国的先行军,除了WOW外都“惨遇滑铁卢“,从UO、EQ开始进入中国市场的欧美游戏全部陷入了一败涂地的怪圈。难道是欧美网游企业的研发技术难以满足中国玩家的需求?答案是否定的。欧美网游大作全部失陷东方大陆的原因是什么?文化理念、游戏理念、难以适应中国市场。
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东方人性格细腻含蓄、心态趋于平和,喜欢安于现状过山水田园的宁静生活,这也反映在我们自己游戏中,风景唯美绮丽,人物俊秀出色。比如网易的“西游”系列,都十分符合东方人的审美观念,还有韩国的大堆“泡菜”都具备东方人最能接受的画面。西方人性格直爽、思想比较开化,表现在游戏方面就是错狂的画风,暴力血腥的打斗场景和过于情色的衣着裸露。这些都是喜欢“犹抱琵琶半遮面”的东方玩家来说是难以接受的。尽管这些欧美游戏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前就为了适应国人的眼光而在人物外观上进行了“东方化”的修改,但是无论它们怎么改变外观都不能掩盖身上的“夷人”气息,这是中国人骨子里难以接受的。可以说中国网游市场的崛起受到韩国网游极大的影响,初期国内的网游市场几乎被韩国网游所瓜分,国产网游在经过一段时间段的发展后终于初见规模,但是韩国“泡菜”长时间在中国玩家的大脑中灌输的“游戏=打怪升级”的概念已经很难抹掉。而欧美网游的重心则在于玩家间的交流跟合作,这于中国玩家头脑中的游戏概念大相径庭,所以以“泡菜”为主的网游市场很难容得下欧美游戏来分一杯羹。很多试图“登陆”的欧美游戏都算的上是大作,但是他们没有看到的是除了在理念上的差异之外,在硬件上也存在着差异,当大多数中国网吧的主流配置还停在2D游戏的水平上的时候,即使是再好的3D网游也只能是望而兴叹,也许再晚来几年会是另一番景象吧。
中国网游出口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地区,其中也包括网页游戏,因为技术上不发达的东南亚地区跟10年前的中国一样,存在网游产业上的空白。看上去这确实是一块手到擒来的蛋糕,事实上却不是这样,就像不断试图染指中国网游市场的欧美游戏一样,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同样是难以融合的。虽然我们同属东方有着一样的皮肤,接近的风俗,但是始终是不同的文化,可能在于本地文化融合的过程相对于西方文化容易,但是依旧难以像国内市场一样水到渠成,中国文化与海外市场的本地文化注定难以融合,看似容易的海外出口需要付出更多的艰辛。东南亚市场尚且如此艰难,欧美市场的难度就可想而知了。
开辟新的海外市场看似风光无限,实则忧心忡忡。想要在一个完全没有网游概念的地区运营一款游戏并且在当地站稳脚跟,其中困难不言而喻。首先需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否则一切都会是泡影,有了足够的资金支持后就是游戏的推广。在一个没有网游运营经验借鉴的地方,所有游戏上的推广都是“从零开始”,让当地玩家认识游戏的文化、理念,知道关于网游的常识,等到玩家的有了游戏涵养之后再进行深入的推广。如果只是游戏在海外市场运营并不能真正的算占领了市场,只有将自己的游戏文化灌输在玩家的头脑中,具有了这种无形的优势,才能算是在当地网游市场站住脚。
没有哪一个游戏是长盛不衰的,总有一天会被玩家遗弃,这是所有网游企业都认同的。国产网游企业在海外新市场的优势就在于进入市场的时间优势,但是这种优势很快就会失去效果。国产原创游戏中的武侠文化迟早会被本土文化所替代,所以在开辟新市场时将自己的游戏文化输入到玩家的头脑中,增加自己的竞争优势,但是这就需要大量的资金以及很长的时间。即使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跟时间,如果无法在当地形成规模,那么前期所做的努力都将功亏一篑,或者为他人做了“嫁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