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加强网络游戏监管刻不容缓

2022-03-10 15:08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谍战片电视剧十大排名 汽车315 好看的h动漫 2020年百强医院排名 最新公测网游排行榜 豪华跑车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

  □本报记者 张君成

  

  今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苍溪县白驿镇岫云村党支部书记李君带来了关于加大网络游戏监管整治力度的建议。很多人不禁发问:作为一名来自乡村的干部,李君为何要关注网络游戏这样的问题?对此,李君坦言,现在乡村的孩子尤其是一些留守儿童,沉迷网络游戏问题已经相当严重,如果不及时加强对网络游戏的监管,那对乡村振兴甚至是未来社会发展,都会造成不良影响。

  关键词1:

  网络游戏成瘾危害大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近两年,您的关注焦点多在乡村振兴的可落实举措研究上,为何这次却带来关于网络游戏监管的建议?

  李君:主要原因在于网络游戏成瘾的问题已经成为乡村文化建设的难题。村里的孩子尤其是留守儿童多由老人抚养教育,这些老人往往无法对孩子进行有效监督,这让许多孩子得以冒用老人身份进行网络游戏。而且网络游戏以即时反馈为主,心智尚未健全的孩子容易成瘾。近段时间,我的抖音账号收到了7万多条留言,内容都是关于孩子网络游戏成瘾给家庭带来的苦恼。比如有一条留言讲的就是一对夫妻因为12岁的孩子沉迷网络游戏,不得不结束打工回家教育孩子,不仅生活拮据,而且亲子关系紧张。每每读到这些留言后我都夜不能寐,觉得加大对网络游戏的监管刻不容缓。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在您看来,为何未成年人容易网络游戏成瘾,成瘾后对他们的危害有哪些?

  李君:首先,多数孩子的自制力还不完善,相比成人更容易对网络游戏上瘾,而一旦上瘾便很难戒除,世界卫生组织已将游戏成瘾列入精神疾病。

  其次,网络游戏易导致健康受损。我们走到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有人在玩各种游戏来打发时间,站着玩、坐着玩、躺着玩甚至走路都在玩……其中就有不少学生,他们小小年纪就成了网络的俘虏,由于长时间沉溺网络游戏,不仅可能导致眼睛近视、脊椎变形,有的还会引发心血管疾病等病症,重者甚至可能死亡。

  再次,网络游戏易导致事业荒废。由于长时间地接触电脑,容易受到电脑的符号式思维影响,而一旦零碎的符号式机械思维代替了人的逻辑思维,将导致人注意力分散、记忆力下降。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网络游戏是娱乐产业的一环,近两年发展迅速,在您看来,相关的游戏企业是否承担了应有的社会责任?

  李君: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终端的全面普及,网络游戏得到快速发展,并以其独特的形式进行着娱乐、文化的传播活动。如今,网络游戏已经进入到产业化阶段,游戏的设计者、销售者、使用者正成为当下社会中的一个新群体,并对社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

  不可否认,网络游戏作为网络和游戏产业、信息产业、娱乐产业融合跨越发展的产物,具有多样化的发展特征和巨大的经济价值,其发展的同时也推动着互联网、电信、传媒、出版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然而,正因为这些肉眼可见的巨大利益让人趋之若鹜,才导致网络游戏成瘾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凸显。建议相关部门对游戏行业进行全社会全方位系统化的调查评估。从对社会影响层面来看,目前网络游戏对青少年和未成年人影响巨大,社会反应也较大,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目前国家对于未成年人玩游戏进行了严格规定,对此您是如何看待的?

  李君:去年相关部门出台了政策,明确18岁以下未成年人玩游戏的时间每天只能一个小时,且只能在周末。但由于很多未成年人使用长辈的身份证注册游戏账号,导致百密一疏。建议全面禁止未成年人玩网络游戏,对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开发商追究相关责任。

  我在调研时发现,网络游戏易产生家庭、社会矛盾。玩网络游戏需要以经济基础作后盾,而一些没有经济来源的人,往往不惜一切代价去借、偷、抢,想尽办法筹钱玩游戏。且一些游戏的内容很暴力,易使人产生暴力可以解决一切的极端思想,最后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虽然很多人认为在防止网络游戏成瘾上家长应该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但实际上,一旦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成瘾,家长往往即使耗尽全力,也难将他们从游戏中抽离出来。对此,很多家长感到绝望,觉得未来无光。

  关键词2:

  提高游戏行业的准入门槛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对于游戏防沉迷,相关游戏企业要承担主体责任,对此您有何建议?

  李君:应该要求运营企业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在产品上线运营前严格自查自纠,建立未成年人保护监管系统,自觉承担起保障用户权益以及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社会责任。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我们注意到不少家长对于网络游戏广告颇有微词,对此您是如何看待的?

  李君:目前不少网络游戏在宣传推广中,为博用户眼球,提高点击、试玩、下载率,往往高薪聘请明星以浮夸风格代言,再采用大数据推送,有的甚至推送暴力、色情等低俗内容。建议在各种网络平台禁止游戏类广告的投放,最大限度减少不良信息传播。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在强化游戏企业的责任担当的同时,相关的监管也要同步到位,对加大监管力度上,您的建议有哪些?

  李君:我认为一要健全游戏管理法律法规,要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网络游戏等级制度,使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玩不同级别的游戏。二是要进一步明确界定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的范围和对制作、传播不良信息者的处罚规定等。三是要完善网络游戏市场监管机制,明确网络游戏相关职能管理部门职责分工,对游戏分级、内容审核、实名对应认定、家长监控账户安全等方面监管落实到位,形成以法律法规、行政监督、行业自律和技术保障为核心的管理体制,加大网络游戏监管力度。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2-201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