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合肥首家网吧诞生已十六年 从高端文化休闲到“游戏胜地”

2014-08-25 13:03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五星上将百度影音 3d一路向西百度影音 中西里菜 bt 面包王金卓求中文 湖南卫视变形记介绍 中国大体验 命运的承诺演员表 好色男女全集 窃听风云3高清 武则天秘史23 韩国朴妮唛种子 最老版霍元甲 奇虎影院 02kkk

  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在上世纪末网吧先期的发展不同,起步较晚的合肥网吧业,在落地生根的一开始,就步入了竞争激烈的时代,合肥的网吧像国内大多数城市一样,从一开始定位的“高品位文化氛围的休闲场所”,到后来彻底沦为网络游戏室,经历了一个疯狂的发展时期。以至于如今,一些学生家长,仍将网吧视为洪水猛兽,认为是网吧将孩子带进了网瘾的深渊。

  合肥首家网吧诞生于网吧进入中国三年之后

  1998年8月11日当天,晚报电脑知识版面上,报道了合肥第一家网吧,位于屯溪路合工大电子城内的“安华”网吧成立的消息。尽管此时,距离位于上海的国内第一家网吧“3C+T”成立,已过去了三年有余,但这个新生事物第一次让合肥人见识了网吧。

  该报道还提到了合肥网吧行业市场供应的不足,以及发展的滞后:“网吧80年代末流行于欧美。90年代中期流行于我国汕头、深圳等开放城市,去年以来,如飓风一般在北京、上海等城市迅猛发展。据相关资料统计,北京有3000多家,上海也超过1000家……合肥是一座全国知名的科技城,拥有多所高校院所等,会操作计算机的也大有人在,但在INTERNET的使用方面发展却很慢。截至目前,INTERNET个人用户只有2000余户。”

  这篇简短的新闻也介绍了合肥第一家网吧的业务:“位于合工大电子科技城的‘安华’网吧主要经营计算机上网培训、INTERNET上网服务、网上音乐欣赏及娱乐、计算机股票分析、WWW浏览、代发电子邮件等。”

  最初定位高品位文化氛围的休闲场所

  尽管,合肥网吧行业发展明显落后于其他城市,但在那一个半月后的10月1日,合肥市的第三家网吧,位于中科大附近的“因特网吧”开业。晚报以深度报道的形式报道了网吧这一新生事物在合肥的迅猛发展。

  据当年采访该网吧开业的记者余育章回忆,走进这家网吧,完全是一种高科技的体验:二十余台整齐洁白的电脑,学生、白领模样的上网人群认真地在电脑上收发邮件、浏览论坛,整个网吧布局,宛如大学里的微机教室。网吧内环境显得十分安静,没有人喧哗,偶尔会在计算机旁听到一种奇怪的“吱吱”声,后来才知道那是拨号上网的“调制解调器”的拨号声。

  为此,余育章还专访了“因特网吧”的张洪涛经理。余育章说,张洪涛经理十分看好合肥网吧的发展,认为“网吧通过其创造的高品位文化氛围,以一种休闲娱乐的方式向人们展示高科技浓厚的人情味。让人们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拥有一份轻松的心情”。

  在当年接受采访时,张洪涛经理说,合肥市网吧的客源充足,开发潜力大。据了解,网吧消费者主要是四类人:大学生、外地人、白领阶层和普通市民。合肥作为全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高校众多。高校里上网需求者和上网电脑之间“僧多粥少”现象显著。以科大、安大、工大三校为例,其上网电脑不过200台左右,连近2000名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使用都不够,更不用说其他的网迷了。

  网吧很快沦为“游戏胜地”

  然而,张洪涛经理的话只说对一半,此后的合肥网吧行业,确实经历了迅猛发展,却并没有像当年新闻报道中的那样发展,成为“白领高端休闲消费”之地。当其还未展示其“高科技浓厚的人情味”之时,网吧的“计算机上网培训、计算机股票分析”等看似高端的功能,很快被风靡全城的电脑游戏所替代。

  就在合肥第一家网吧成立3个月后的11月28日,刊发了一篇题为《网吧玩游戏,耽误好时光》的新闻。当天,夜间记者站对市内网吧进行了一番暗访,当年的报道如此写道:“在科大西侧的网星2000网吧,15台电脑被‘游戏族’占得满满的,迟来者则一旁观战。这些学生模样的人头戴耳机,神情专注,在‘三国群英传’、‘英雄无敌’中‘杀’得天昏地暗。‘杀’得高兴时,大喊大叫,手舞足蹈。”

  据当年正在上高中的合肥市民陈岩回忆,90年代末,合肥的大部分网吧价格分两种,有上网、不上网两种收费价格:上网价格是三元一小时,不上网只玩单机游戏或者局域网游戏,价格为一元五角或者一元钱一小时。

  因为价格差,大部分网吧里,永远是“CS、帝国”等游戏杀声震天,也有少部分女孩子在网吧里玩《仙剑奇侠传》等单机游戏。上世纪90年代末的时候,网上只有网易、搜狐等门户网站提供有限的资讯,QQ还没有流行起来,几乎没有多少人去关注网上的内容,上网收发邮件的也很少。

  网吧最疯狂时代,老师也加入开网吧行列

  陈岩在2002年夏天,考上了外地的大学。那个暑假,为了体验生活锻炼自己,他前往中科大附近的步瑞祺电脑城打工。

  2002年,正是网吧行业最疯狂的时候。陈岩回忆,那个时候,他所在的电脑店,几乎每周都会接到一个建网吧的“大活”,大部分网吧一次购买二十台电脑。店内电脑配件经常出现货源中断的现象,他还经常骑着自行车前往三孝口邵氏电脑城,为店里短缺的电脑淘配件。

  在那个暑假,陈岩甚至惊讶地发现,他所在中学的一位物理老师也加入了开网吧的行列,租一间门面,买十几台电脑,布上网线,就是一家网吧。一个月后,当他告别电脑公司,到外地上大学时,发现整个暑假里,自己亲手组装了近100台电脑,每台机器必装软件中都会有大量游戏。

  2003年,国家有关部门缩紧了新开单体网吧的审批,在此后几年的网吧,开始大打价格战。上网环境也越来越不如从前,并大打价格战,价格长期稳定在1.5元左右。在网吧里,随处可见玩传奇、QQ堂等游戏的年轻人,此外,网易聊天室也很火爆。

  2005年,16岁的合肥小伙张晓阳,前往肥东附近一所寄宿制学校上高中。由于学校不远处就有两家网吧,经常在早上上学的时候,张晓阳会看见很多学生顶着红肿的双眼从网吧出来。那个时候,很多不规范的网吧流行包夜,五到十元钱可以玩一夜。“那个时候,都在玩网游,没有正规上网的,网吧里乌烟瘴气,到处是喊杀声。”

  由于,那时网络实名制实行并不严厉,有时并不需要身份证就能上网,16岁的张晓阳也加入了“包夜”玩游戏的行列。

  别了,网吧

  2006年,为了防止儿子在网吧里结识社会青年“学坏”,张晓阳的父母在家中买了电脑,通过电信接入了1M的宽带,让他周末回家时玩个够,让他彻底告别了去网吧上网的历史。

  两年后,上了大学的张晓阳发现,寝室里将近有一半的同学都有了电脑,不少寝室内接入了网线。去网吧的只是那些没有电脑的同学。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

Copyright © 2002-201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