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zhonghuagame.com):Phone狂解析No.09 警惕微信朋友圈转发陷阱
微博微信等社交应用的兴起,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让我们可以更方便的与朋友保持联络,分享自己的每日心情或者查看朋友的动态,了解社会动态,甚至像小编这样每天刷微博或者微信朋友圈已经成为一种乐趣的朋友已不在少数。然而,在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它们也给我们带来了泄露个人隐私信息的潜在风险,一不留神,你的个人信息就暴露,被一些不法分子所利用,轻则会受到短信、电话骚扰,重则会受到财产损失或人身伤害。所以,对于微信朋友圈和微博转发存在的陷阱,我们不得不警惕。
警惕微信朋友圈转发陷阱
先来看一个例子。就在前不久,云南鲁甸地震牵动着我们的心,看到震区传来的种种不幸与噩耗,我们深感痛心。在地震发生不久,不少朋友的微信朋友圈被“为地震祈福”的分享内容刷屏:我叫XXX,我来自XXX,我是第XXXXXX位为鲁甸灾区祈福的人。
朋友圈地震祈福活动截图
这看似很和谐的内容,实际上埋藏了盗取用户隐私的风险,在用户填写个人信息后,它能自动获取用户的相关信息导致个人身份信息被盗。这曾经引起很多用户警觉,公安部打死黑除四害微博曾经提醒民众警惕转发。不过好在后来经过微信官方确认,本活动无不良信息,我们可以放心了。
公安部打死黑除四害曾经提醒民众警惕转发
“本活动无不良信息”当然是好事,不过有那么多人警觉,甚至惊动公安部和微信官方,那说明确实有这样的先例(更具体的例子小编也不必多举了,网上多得是)。除了这种需要输入个人信息的“地震祈福”类的活动之外,微信朋友圈和微博还有更多需要输入个人信息的小测试(游戏),例如输入你的姓名、电话、年龄等测心理年龄、测上辈子职业、测对象等等,且不说这些是有多无聊,实际上这些诱导用户转发的内容如果不是像腾讯、央视或者官方如公安机关等社会公开组织发起,而是一些“名不见经传”不知其来源的单位或个人发起,因其后台可操控性,那么就有可能存在窃取用户个人信息、威胁手机安全的隐患。小编就曾因为个人信息被泄露而收到“包裹藏毒”的诈骗电话,小编也是第一次遇到自己与毒品“相关”的事,当时着实吓了一跳,好在还算冷静,经过与多方确认才不至于上当。网上一搜索,有类似经历的网友还不在少数。而各种商业推广信息骚扰电话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已经是很常见了,小编经常在上班时间接到陌生商业推广电话,不可避免地耽误了小编的工作效率。
微信朋友圈和微博有很多需要输入个人信息的小测试(游戏),已经引起人们注意
除了会导致个人信息泄露,转发不明来源的相关内容还有可能带来社会危害。有人调侃,如果说微博的“三宝”是“转发、滴蜡和祈祷”,那么微信朋友圈的“三宝”非“谣言、代购和鸡汤”莫属。这虽然是调侃段子,也不算很贴切,但是现实生活中,微博、微信朋友圈发生传谣事件也不在少数,类似换个标题、时间、地点、人名,但内容相似的谣言,常常会在朋友圈里被快速转发,有的甚至造成人心惶惶,不仅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甚至危害社会和谐稳定。
你随手一个转发有可能对自己或者他人造成损失
为了避免可能带来的种种危害,我们在参与需要输入个人信息的活动、游戏,或者转发不明来源的信息时,务必要提高警惕。小编在此为大家提几点建议,供大家遇到相关情况时参考。
尽量不参与需要输入个人信息的活动或游戏
一般来说,像地震祈福类的活动,发起者主要是想引起大家对相关事件注意,并表达自己对事件中的受害人的同情和祈愿,同时也提供一个供大家表达心情和心愿的平台,转发只是一种形式而已,输入手机号、年龄、性别等等对于参与活动没有任何意义,所以遇到这些情况要当心。另外,还有比较常见的输入手机号测上辈子夫妻、输入真名看前世今生,输入手机号测试你暗恋的人诸如此类,许多青春期的小伙子小姑娘抱着好玩的心态毫无察觉的就把自己的手机号、姓名输进去了,然得到一个毫无意义的测试结果,转发分享。殊不知,手机号已经泄露了,等待你的也许就是各种垃圾短信和营销电话,或者造成绑定了手机支付宝或者银行账号损失,或者类似于“包裹藏毒”或者比较常见的“银行冻结账号需要转账至某某账号”等诈骗活动,甚至人身伤害。
不转发未加证实的不可靠消息
微信是一个朋友为中心的网络平台,有利于朋友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但朋友圈里的一些信息真假难辨,谣言肆虐,也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了困扰。我们在微信朋友圈里转发信息时要有选择性、有理性地转发,必须仔细斟酌。从社会心理角度来解读,可能有些人实在闲的无聊,或者其他目的,杜撰一些无中生有的事情(比如之前媒体报道的“老汉摇微信约女子开房,到宾馆发现对方是儿媳”,后来证实是假新闻),把传播这些消息当成一种自我调适的出口,而有些人看到觉得好玩就转发了。以上面举得例子来说,如果有人对号入座,有可能会造成家庭纠纷。还有一些是纯粹的谣言,有少数人为了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故意散布诸如杀人、暴恐等消息,如果遇到微信微博大号一转播,那么很容易引起恐慌,扰乱社会秩序。
不转发商业推广目的的消息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原本在电脑端的商业活动也逐渐转向手机等移动设备端,各种代购、促销信息没完没了,轻则给别人带去困扰,重则造成经济损失。以小编的亲身经历来说,之前每次一打开微信朋友圈,总有两三个开淘宝店的朋友,各种新款上市,各种刷屏,不厌其烦,小编最终不得不将其屏蔽了,相信有同样感受的朋友不在少数。有网友自曝,之前看到朋友圈有人转发美容美颜类的化妆品,宣传效果非常不错,花了上万块买了一堆,结果不仅没到美容美颜效果,还弄得一脸疹子,差点毁容。相信这之类的例子也不少。为了不让朋友反感,建议尽量不要转发诸如此类的消息。
相关阅读:
上一期:Phone狂解析No.08 手机白平衡挑战单反
网上商城商品/规格/促销价格
(作者:Jony责任编辑:陈中兴)
相关文章
评论
* 网友发言均非本站立场,本站不在评论栏推荐任何网店、经销商,谨防上当受骗!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