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zhonghuagame.com):晨报“少年军校”最后一期启动报名 8-14岁青少年均可加入
扫描二维码,关注重庆晨报教育工作室官方微信“教育那些事儿”,发送“少年军校”,进入报名页面填写报名信息,提交报名表后进入支付界面,确认支付即可完成报名。
重庆晨报记者 刘蔚
明天,第十一期重庆晨报“少年军校”的近400名学员就要“毕业”,上午,他们将在重庆师范大学操场上给近1000名家长汇报他们9天的成绩。
怕孩子假期沉湎网络、宅在家里的家长,你们还有一次机会:晨报少年军校特训营第十二期也是暑假最后一期报名正在进行。想给孩子一个无可复制的假期的家长,把你的孩子送到我们的第十二期重庆晨报少年军校吧,让他们在这所学校,在军事化的环境中,学会合作、克服懒散、懂得担当、体验和同龄人一起游戏的快乐!
重庆晨报少年军校是2010年开办的,至今已有十期近万名学员参加了该项活动,该活动已经成为重庆晨报品牌活动。
这个品牌是这样塑造的:首先每项活动都由专家精心设计,简单、有效、做得到,针对性强,趣味性强,使孩子们能够积极参与其中,找到本应属于他们的欢乐世界。同时,各个培训项目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让孩子认识自身潜能,增强自信心,克服心理惰性,磨练战胜困难的毅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活动设计增强了学员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的培养,在这个过程中释放他们的压力,教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升自立、自我调控能力,建立积极、乐观的健康心态。
暑期远离网络 暑期不做宅童
—来晨报“少年军校”收获别样假期
报名电话:重庆晨报官方热线电话966966
微信报名:扫描重庆晨报教育工作室官方微信“教育那些事儿”
现场报名:渝中区较场口85号大元广场9楼《重庆晨报》教育工作室
六大训练主题、四大项目助学员成长>
本次军校特训营的课程在前几期的基础上进行了升级。首先,设立了六个主题。“本次训练营一共9天时间,我们为学员设计了六大主题的训练课程,这六个主题是强化自主意识训练、注意力训练、社交沟通能力的训练、生存防范能力的训练、信任责任能力的训练和团队能力的训练。”活动主办方负责人介绍,这种主题训练,将学员培养像英才一样全方位、多角度思考问题,提高他们抵抗挫折和承受压力的能力。
项目一:军事训练
“无规矩不成方圆。”军事训练是少年军校基本的课程,它从最基本的坐、立、行走等军事姿势中规范学员的行为,培养学员们在集体中的纪律意识、平等意识、自律意识。“从而达到改变孩子自身形象和习惯的效果。”
单纯的站立坐行训练很枯燥,在本次夏令营中,主办方还有军体拳的教学。“每天晨练的时候,教官会教学员打军体拳。”负责军事训练的教官说,让学员学习军体拳是为了让他们能更真切的体验部队生活,过一把小军人的瘾,“军体拳也属于防身术,当学员遇到危险时,也可以用它来保护自己。”
军事训练中,必不可少的是内务整理。现在,不少家庭的孩子,在家里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整理房间,做家务更是碰都不碰一下。在军营中,教官从第一天就会让孩子们自己整理内务,养成良好的习惯。
项目二:拓展训练
孩子们可以体验丰富而有趣的拓展训练:其中“真人CS”采用仿真镭射装备,让学员们体验“枪林弹雨”的快感,培养团队协作能力;“野外生存”锻炼孩子适应能力与应变能力,让他们学习在野外如何识别方向,以及遇到紧急情况后如何自救。
教官们精心设计了所有户外拓展活动,“训练的内容有拓展训练中的经典科目,也有我们特别为8~14岁年龄段小孩设计的针对性科目。”为了确保学员们在每一项拓展训练中的安全性,教官们还对每个科目进行了亲身体验。
项目三:感恩教育
感恩课程是少年军校传统经典课程。该课程通过感恩教育和晚会,让孩子体味父母养育的不易,感恩父母的辛苦、父母的爱;彼此分享9天特训营生活的点滴,感受队友们之间的友谊,在成长道路上时刻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项目四:国学熏陶
晨读《弟子规》,晚上学习国学经典故事。这是少年军校在这个夏天新增加的项目之一。据了解,每天早上的晨读为的是让个每个营员学习中华传统经典,接受国学熏陶,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晚上的国学经典故事则是根据营员当天的训练主题和训练状态,安排合适的课程,帮助营员巩固所学的知识,让他们一步步稳定成长。此外,还将邀请国学专家、老师为孩子授课,让孩子在国学经典中接受浸透与熏陶,并借此规范孩子的品行、提升孩子的修养等。
其实,“少年军校”就是向孩子们提前展示未来将要面对的真实生活,让孩子们暂别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爱,踏上一段独立的人生旅途,通过游戏竞技、团队协作、户外拓展、游学结合、感恩教育、体验式培训等方式,激发孩子们坚强、自信、感恩、自律、乐观、协作的优秀品质,全面提升孩子的自我管理和抗逆境能力。
简而言之,“少年军校”的目标就是12个字:自信、沟通、人格、行动、合作、感恩。让孩子提高自信心,勇于超越自我;学会沟通,融洽人际关系;激发孩子自身潜能,完善人格;培养动手动脑能力;学会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学会感恩学会珍惜。
(责任编辑:HN666)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